“我觉得周围邻居都在嘲笑我,欺负我一个人生活”,“三楼那家人把电线从窗户接到外面给电瓶车充电,我觉得很危险,威胁到我生命安全。”南京迈皋桥一位老太面对这样的琐事也报警。7日晚,她又报警,无奈下民警轮番陪她说话,直到她睡着。民警统计近三年来,她报警多达700次。(据中国网11月8日)
随着社会发展,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据调查显示,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解决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对于养老制度、养老机构等这些方面的关注度也就水涨船高。但仅仅关注“老有所养”还不全面,“老有所乐”更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普遍荒芜。城市的老人还稍微好些,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比如老年班、老年大学等等,就算无聊还可以跳跳广场舞,跟自己的儿女沟通交流也较为容易。但农村老人的处境则颇为艰难,打麻将、打牌、看电视、听收音机等成为他们老年生活中的主要消遣方式。另外,农村的留守老人居多,而且大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与自己儿女沟通也是个更大的难题。
这种“没事报假警只求聊天”的现象也正是反映出老年人的心里焦躁感。对此,我们应该责怪这位年迈的老太耽误警察时间吗?是。但是,我们更应该责怪的是我们自己。这种现象是由于社会对于老年人心理情况的关注度不高所造成的。我们不应该仅仅把这种现象当成黑色幽默,更应该看到这种焦躁感深层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我们该如何改善现在老年人心理的普遍缺失感?我们该如何让老年人得到精神的愉悦,心理的平衡与和谐?
首先,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我们都要树立正确的老龄观。老年人确实应该颐养天年,但更应该老有所乐,老有所用,劳有所得。其次,要多为老年人开辟一些交流渠道,引导老年人更多的参与到社会进程中去,而不至于与社会脱节。最后,国家要完善老年人相关保障制度,尤其是医疗保障制度。老年人健康状况得到保障,精神文明才能得到发展。
更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要让老年人心理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关注。子女们要经常回家陪老人,与老人沟通。我们普通人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关心与爱护:公交站上看到老人,为他们让个座;过马路时看到老人,扶他们过一下;看到老人提重物,顺路可以帮忙提一提。说不定你的一个微笑就可以改变他们的人生。同时,我们也要给国家时间,只有充足的时间我们才能建设好一个充满关怀的人文社会,让老有所养,更让老有所乐。(中国台湾网网友:非雅)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