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说,“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也有幸成为了一名帮扶者。
我帮扶的这户人,户主得了黑色素瘤,已到了晚期。我第一次走进他们家里的时候,男主人正坐在院子里剥玉米,女主人快言快语。在交谈过程中,我了解到这户人养了4头牛、养了鸡、羊,还要种地种田。男主人说,这些年要不是自己得了这个病,家里是十分富裕的,根本不会觉得压力大。现在家里家外全靠爱人一个人独撑,孩子到外地务工挣钱。面对他的病情,做手术也不能病愈。他只希望国家能帮他减轻医疗费用,这样养的牲畜带来的收入就可以存下来,而不是花在他一个人的身上。由于他不是低保户,无法通过大病报销这条途径解决问题。乡镇的干部、村上的干部多次想办法帮其解决药费问题,最后采用困难求助的方式为其解决,但也是杯水车薪。去年7月,李克强总理对大病报销的政策作出了批示,我正打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的时候,户主却去世了。对此,我也时感愧疚。
当时,我在日记中写了下这三个问题:一是遇到政策出台的步伐赶不上实际的需求怎么办?这种是不是可以建立一种快速途径?由村、乡、区调查核实后,报上级部门批准实施呢?比如我遇到的这个事情,这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我们的医疗保障体系到基层还需要完善。二是遇到“等靠要”的群众怎么办?穷则思变。这种人可不会思考如何靠自身努力,思考的是如何从政府身上哭诉更多的安慰。转变他们的思想是及其重要的。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这里的“志”不是指智力,而是志气。有的人穷的已经没有志气了,剩下的是无赖和贪心。扶贫开发不能一味地“输血”,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才能摘“穷帽”,拔“穷根”,激发贫困对象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意识,着力增强贫困对象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自我“造血”,从而稳步脱贫。三是如何吸引年轻人才留在农村发展?尽管我们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想留住人才,现实中,还是很多人愿意到大城市中竞争,也只是为了给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我们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如何让教育资源、社会公共资源惠及到贫困地方,还需要相应的细则辅以支撑。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经过多年扶贫减贫,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对这些“硬骨头”想啃下,又充满了担忧。不过通过这次“两会”的群策群力,让我们这群“服务员”看到了希望。我想,我的力量是微小的,团队的力量是庞大的。只要我们有敢拼敢想敢做的思想认识,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中央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下,以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定能成功的。(中国台湾网网友:文雨秋)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