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朱军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谈到有关如何使农村务工青年更好地融入城市这一话题,再度使这一社会问题引起人们关注。在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更加关注民情民生的时代,农村务工青年与城市的融合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农村务工青年为了改变贫穷的生存现状,寻找更多的赚钱机会与途径,纷纷抛弃妻子,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工。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扎根在建筑工地、矿场等场所,在冰冷的铁架上攀援,穿梭于最黑暗最危险的洞底,偶尔行走于繁华的街道旁,但是他们不时髦的衣着,对于周围事物好奇的眼神,不甚雅观的举止,每每引起路人鄙夷的眼神,他们干着这个城市里最苦最累的活儿,经受着最差最不公的待遇,拿着最少的工资,这便是他们——农村务工青年。
这种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多个方面。就农民工自身来说,他们大多数是中途辍学或者根本没有上学,文化程度较低,思想比较保守、落后,见识较少,对于城市的新鲜事物了解过少,同时,他们将农村留下的不好的习惯、举止带入城市。其次就城市来说,大多数都市人他们从意识上对农民工有歧视,认为他们是土里土气、贫穷、愚蠢的,所以经常对于农民工产生鄙夷、厌恶、敌对的心理。加之,农民工对于自身与都市人的差距所产生的自卑,使得农村务工青年与城市之间存在着似乎难以逾越的的鸿沟。另外,政府对于农村务工青年在城市务工权益没有切实的保障,克扣工资、拖欠工资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这个庞大的群体在融入社会时显得尤为困难。
但是,尽管如此,这个群体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正如朱军所说,“如果一个城市没有这些人进入,这个城市是不可能正常运转的”,“那我们凭着良心说,在城市需要这些人服务的时候,他们都是‘香饽饽’;当不需要的时候,这些人就成了城市的侵入者,我觉得这种想法应该从意识上去改变。”诚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大量的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座座高楼大厦,一个个娱乐场所,一座座基础设施,那些富丽堂皇的建筑的背后都是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一次次搬运砖头,一次次爬上脚架,一次次辛苦劳作的结果,多少人将他们年轻的时光贡献在了这片土地上,才换来如今快速发展的中国。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为城市贡献了那么多,为什么我们不能宽容一点,容忍一点,接受这些曾经同样为这个城市做贡献的人们呢?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呢?
作为都市人,请耐心一些,包容一些,抛弃那些意识的错误。他们只是没有像你们那样接触城市的新鲜事物,并不是土气;他们只是由于收入水平有限,教育程度较低,并不是愚钝;他们身上残留着乡村的积习,因为他们需要时间改变;他们同样也保留着农村人的质朴,他们很善良。
作为政府部门,在提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等“四个全面”的时候,请更加关注这些贫穷的人们,请保障他们的权益,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和做人的尊严。
作为农村务工青年,请你们对自身有所要求,多掌握技能,多了解知识,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努力追求,找到适合自己的更好的岗位,改善自己的生活,更好的融入城市。
当然,这一进程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仍需要全社会的人一起努力去加快这一过程。希望有一天,城市会成为农村务工青年一个温暖的家。我们期待着。(中国台湾网网友:杨晓林)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