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国考年”不等于竞争不激烈

时间:2015-10-29 16:08   来源:中国台湾网

  24日是霜降节气,扩招后的2016年度国考过审人数和平均竞争比也迎来“双降”,助其成为“最好国考年”。(10月25日,《京华时报》)

  国考报名结束,各项数据都已经新鲜出炉,其中过审人数和平均竞争比迎来“双降”,于是媒体贴出了“最好国考年”的标签。从数据来看,确实这次的国考竞争压力减少了,但是很多时候,数据只是一个空洞的数字,现实是无法仅仅凭一个数字就可以定论的。笔者倒是认为,虽然今年是所谓的“最好国考年”,但是并不意味着公务员就好考了,相反,国考场上的竞争激烈程度,并没有随着“双降”而打折。

  一个考试竞争激烈与否,不能光看参考的人数,很多时候人数多,并不意味着竞争就激烈。如,一百短跑运动爱好者和博尔特共同参加100米短跑比赛,哪一个会胜出呢?毫无疑问是博尔特。但如果是10个世界顶尖的100米短跑专业选手和博尔特同场竞技,那么最后胜出的会是谁呢?结果却很难讲。就竞争的激烈程度而言,显然博尔特和世界顶尖水平选手的较量,更能扣人心弦。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不是由参加的人数的总量决定的,而是由总量中具备绝对竞争力人数的多少决定的。换句话说,国考人数的“双降”并不意味着国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在减弱。

  以前“国考热”,各种数据都在飙升,可是这些数据中有多少考生是抱着“打酱油”心态而来的呢?有多少是盲目跟风的呢?又有多少是临阵缺考的呢?将这些“陪考”选手剔除在外之后,还有多少人是具备绝对竞争力的呢?只要一个考试,具备绝对竞争力的人数是相当的,那么考试的竞争就是激烈的,要想从中胜出就是不容易的。

  随着中央反腐肃纪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种针对公务员的规章制度相继出台,民众对于报考公务员也更加趋于理性。那些曾经抱着“打酱油”心态的考生在减少,那些指望靠公务员升官发财的考生也在减少,而留下来真正走上考场的考生,多是些有志于从事公务员职业的人。这些考生会认真准备迎接考试,不管是行测的训练,还是申论的写作,都会花上大功夫去练习,他们才是公考场上具备绝对竞争力的考生。只要有这样一批考生存在,公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就不会减弱,反而,随着这种考生人数的增加,竞争还将更加激烈。

  因此,“最好国考年”并不是“最好考的国考年”。竞争压力依然存在,竞争的激烈程度亦不会减弱,理性报考的人数不断增加,具备绝对竞争力的考生队伍在逐渐壮大,或许才是“最好国考年”的真相。(中国台湾网网友:卢竹轩)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