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火车票改退签使用新政,乘客在对开车前15天以上的车票进行退票时,将无需再支付退票费。不过,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开车前48小时以内,不办理票面日期次日及以后的改签”这一规定,也引发了不少市民的争议。(12月3日 东方网)
“15天以上的车票不收取费用”,对于经常出行的广大旅客朋友们来说,这原本是一个应该值得欣喜的好政策。但是,在这个全民吐槽的时代,似乎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会找到吐槽的理由。这次,网民的观点不是聚焦于“15天以上退票不收取费用”,而是在“48小时内不能办理改签”上,平心而论,这可真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因为火车票退票政策至今走得其实并非一条一蹴而就的路,而是一条渐进的道路。从最开始的统一收取20%的费用,到“阶梯收费政策”的出台,规定按照开车时间来收取手续费,再到今天15天以上不再收取手续费。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清晰看到一个轮廓,那就是,每次政策的变迁都向着民生福祉倾斜,向着有利于乘客的方向发展。
如果说最初的20%手续费的确有点高的话,后来的“阶梯收费政策”可以说是一个缓冲。与20%的费用比较起来,“阶梯收费政策”就是一个最好的进步体现。由于火车票政策的改变会影响到众多乘客的切身利益,所以,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发舆论的关注,也注定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但是,当我们关注这样的政策变化的时候,必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对政策改变能够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这才是媒体和舆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客观的评价其实来源于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横向比较上,火车票的退票政策可以比较飞机退票和汽车退票;在纵向比较上,这次的退票政策可以对比之前的退票政策。可见,横向比较之下,汽车票的退票政策一直延续着20%的基准,从来没有改变过;而飞机的退票尤其的特价机票根本没有办法办理退票和改签。由此可见,在横向上,火车票的退票政策已经显得相对人性化,的确是一种让利于民的体现。而在纵向比较上,火车票的退票政策从收取20%的费用到15天以上免费,这显然是一种进步的表现,而48小时内不能改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黄牛囤票而设计的。既然如此,我们就能够看清楚这次退票政策的真面目,而不是陷入一种吐槽的狂欢中。(中国台湾网网友:向帅)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