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近日报道称,北京西城区一4.4平米平房以135万的价格售出,不为住人只为求名校名额。东西城部分房产中介日前证实该交易属实,但记者昨日探访,未发现有10平方米以下的“学区平房”挂牌出售。专家称,家长应提高“教育分辨力”,理性投资教育。(《新京报》,11月11日)
学区房是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衍生品,也是中国教育体制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中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部分有实力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投下重金为孩子购买名校周边的高价房,只为了孩子能够获得名校的入学机会。部分家长购买学区房是为了给小孩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避免家里学校两地的来回奔波,让孩子能够在学习上更加投入,但部分家长购买学区房的目的仅仅是获得该片区的户口,为孩子争取到入学资格。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学区房的高价实为常态,是完全受到市场规律的调控与影响。但4.4平米的平房以135万的高价出售,却令人咂舌不已。学区房的天价一方面体现了市场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折射了当前教育体制下的弊端,即资源严重分配不均。先不论农村与城市教育资源的差距,单从同城来看,不同的学校拥有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地理位置也不尽相同,这一系列因素决定了一个学校升学率的高低。
良禽折木而栖,家长为孩子选择最优秀的学校,也是秉着对孩子未来负责的态度,为他们打造一片锦绣前程。但名校却不一定出人才,拥有强大的教学资源也不能保证孩子的前程似锦,即便是偏远山区的贫困学生,也能够在教学资源贫乏的条件下,努力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虽说教学资源对学生的未来影响很大,但却不是其决定因素,孩子的内在努力才是决定他们前途的根本。
学区房的高价背后,是部分家长不理性心态的折射。名牌学校拥有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直接导致了学校附近的房价上涨,部分有实力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业,一掷千金购买看似价格与价值毫不成比例的房子,如此挥金如土导致了天价学区房应运而生。
学区房天价房还应该回归理性,不论是为了强大教学资源或是舒适的生活环境,家长都该谋定而后动。虽说购买天价学区房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但此举也容易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与享受心态,长远来看,不利益小孩的独立成长。孩子要真正健康成长,还需要家长学会“放手”,让他们独立面对,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实力,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中国台湾网网友:何宛玲)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