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12岁娃中秋放假期间因为想多睡一会儿,不愿听母亲的话起床做作业,怕挨打悬坐11楼雨棚板上躲避母亲的逼迫。后在小区人员、警察的帮助下脱险。报纸、网络媒体多次转载,专家热评,网民戏说。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再次将大家的目光吸引到教育和教育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上。了解此事前前后后,笔者认为,和谐的环境,有效的沟通,母爱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牢基石,爱,也是有讲究的。(人民网9月9日)
孟母三迁,为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少不了母亲的苦口婆心;精忠报国,为成长烙下深刻的印记,少不了母亲的谆谆教导;欧母画荻,为成长播下第一粒种子,少不了母亲的躬行示范。从古自今,一个优秀的母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起着关键的引导、奠基作用。一个成功的人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他的母亲。这些母亲正是用纯洁的情感和恰当的方法成就了自己孩子的伟大。教育不能只凭借最良好的愿望和初衷,更要讲究方法和情感。
一是理解孩子的需求。融洽的关系来自于长期、有效、深入、平等的沟通。当下的一些家庭教育,母亲只是充当长辈和陪伴的角色,对孩子的需求根本不了解。有的一任地满足要求,要什么给什么,便认为孩子是幸福的。有的一味地拒绝孩子的要求,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观念、要求做事,才是正确的,孩子少了些自由。雨棚男孩的母亲正是因为长期的对孩子的需求不了解,而用自己的思维和左右孩子的行为,才导致子与母的对立,子对母的恐惧。一个12岁的孩子,放假期间想睡会儿懒觉,这点小小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还演绎出了如此惊险的情节。爱,不能全部满足,但也不能全拒绝。
二是树立母亲良好的形象。母亲是孩子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我们身边,很多母亲在衣着打扮、语言行为、品德修养等方面都没有给孩子做好表率作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抽烟喝酒、打牌掷骰、粗言秽语等不良习惯在孩子面前时时上演,再加上教育方式粗暴,怎能让母爱在孩子成长中传递正能量?只能是象雨棚男孩母子一样,让对立继续。没有合作,就谈不上教育。母亲以良好的形象、修养、能力博得孩子仰望、信服。她说的话,做的事,才会在孩子成长中起到引导作用。形象,不在于外表,更多是内在的修养。
母爱,是人世间最纯洁最真诚的最执着的情感。爱,没有错,只是我们的方法没有对。教育,是一项爱的工程。家庭教育,更是永远爱的港湾。但愿,我们效古人,师今人,用母爱,为孩子们筑牢健康成长的长路。(中国台湾网网友:钟沟村)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