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50余位夕阳红志愿服务队老人在公交站台边倡议:请力所能及给年轻人让座,“因为现在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太大,太累,给他们一点休息的时间吧!”众网友也针对年轻人该不该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展开热议。(9月12日中国新闻网)
事实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年轻人给老弱病残孕让个座位,是美德和个人素质的体现,本不值得拿来讨论,但因让座所发生的也本不应该发生的矛盾却又不断的上演,9月9日,一位近70岁的老人在公交车上因让座与一小伙发生争执和肢体冲突,之后老人倒在公交车上再也没醒来。从媒体评论观点来看,已经由对老人让座争论延伸到对某些老人的尊重层面上,从而引发人们对某些“不讲理”老人该不该受到尊重的思考,一般情况,年轻人是愿意给老人让座,但很多时候,因为上班太累而不愿意让座;有时候是因为没有看见老人;有时候是因为情绪不好。让,是一种美德;不让,也是年轻人的自由。如果因为没有及时让座,就指责某个年轻人的道德差,显然是缺乏理性的。
笔者认为,郑州50多位老人发出“给年轻人上座”倡议,其对年轻人的理解和尊重,远比老年人让座的实际行动更富感染力。首先,他的行为给年轻人做出了榜样。榜样的力量无穷的,也是无声的。老人在给别人让座以后,车上的年轻人肯定会有一种“觉醒的力量”,主动给老人或者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体让座。其次,“老人让座”也表达了老年人一种良好的心态——不妨多一点为他人着想的思维。
老年人倡议给年轻人让座,似乎更像是行为艺术,老人这么做,并非是作秀,而是表达一种“体谅”。体谅年轻人的难处。这才是一个长者应该有的态度。不管是老年人倡议给年轻人让座,还是倡议不和年轻人抢公交,都表达了对年轻人的理解。当然,年轻人也更应理解老人。每一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而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相对差些,他们如果老是站着,也是挺不住。而年轻人给老人让座,体现的是对老人的体谅,是一种尊重,受到尊敬的滋味恐怕比拥有位置更让人舒服。
“老人让座”给我们社会上了生动一课。谁给谁让座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互体谅。同时,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多一些相互关爱的力量,多一些尊老爱幼的情怀,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温暖,更加温情。(中国台湾网网友:袁宝)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