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天,中小学将陆续开学。除了收拾心情上课之外,不少学生还将面临各式各样的开学考试,“摸底”考、分班考、分层考……对于一开学就要进入考试状态,不少学生表示“很烦躁”、“很心塞”,甚至有学生吐槽,“有种刚开学就好像要期末考的感觉”……(8月31日《北京青年报》)
同样在去年我国某市颁布“减负令”,就中小学课时、家庭作业、考试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减负标准,叫停了中小学期中考。然时过一年,减负的春天便变了天,各种考试不减反增,甚至考到了开学。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考试是为新学期收心进入状态最有效的方式。但是,我们更加质疑,如此多的考试培养出的究竟是人才还是考试工具。
近年来,我国培养的出的尖子生,在世界奥数等定性思维比赛中独占鳌头。但是一经涉及到发散性测试时就相形见绌,不少海外求学的“尖子生”跌倒到了发散性思维测试这一关,被国外学校拒绝录取。
所以,在教育方面,决不能为了所谓教学质量,以考试等高压方式封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窗,不妨都为学生们创造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由自己的想法去try,去锻炼发散性思维。提笔高等数学,满嘴者乎者也,不是真正人才,充其量算是个能够创造出高分的工具。而,思维敏捷,不拘一格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是真人才,才能真正的立足社会。(中国台湾网网友:李志斌)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