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北京市环保局再次向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金额为60万元。这是大气条例实施后,北京开出的首张“二次违法加倍处罚”罚单,也是北京大气类违法行为处罚金额最高的一张罚单。(7月8日《新京报》)
罚款,罚款,又是罚款?罚款60万,也无法消除公司造成的污染,形成如今的局面,罚再多的钱也是枉然。60万表面上是由受罚的公司来承担,实际上却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由消费者来埋单。公司的领导不是傻瓜,会算经济账,要是获得的利润没有罚款多,他们就不会肆无忌惮地继续搞污染。因此,重罚60万不如让公司立即停产,停止污染,杜绝后患。唯有如此,公司才会胆战心寒,才不敢无法无天依然在搞污染来危害人间。
环保部门把治理污染看成是只有罚款这么简单,居然把收取排污费当成了“成绩单”,其本质就是“以罚代管”。连小孩子都懂得,即使是罚再多的钱也换不回昔日的碧水蓝天。最关键的问题是,收取的罚款,老百姓根本就看不见,治理环境污染的作用根本就不明显。老百姓的目光没有那么短浅,不管环保部门到底罚了多少款,只想看到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君请看,《环境保护法》明确要求:“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企业环评的时候,部分环保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先不去监管,只等着事后去罚款,岂能不遭到老百姓的白眼?更有甚者,某些环保部门把处罚当成了创收的手段,罚款管理非常混乱。
各地环保部门开出巨额罚单,就充分证明环保部门没有做好事前监管。环保工作的好与坏,最终不是看罚了多少款,收了多少钱,而是要看预防了多少次环境污染,制止了多少起违法事件,捣毁了多少个污染源,处罚了多少污染环境的坏蛋。环保部门只是一味地罚款,还美其名曰这是“经济手段”,其实就是纵容污染,姑息养奸。(中国台湾网网友:毕文章)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