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中国社会的话语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形成了一个异常复杂又精彩纷呈的网络舆论场。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互联网言论环境?该如何善待高科技时代的信息红利?不久前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上,形成了共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等“七条底线”的共识,为网络发言制定了合理的规则。笔者认为,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我们网民都应增强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共同遵守“七条底线”。在这里,笔者要谈一谈对社会主义制度底线的认识。
网络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其影响之深远堪称人类发展史上一大新变革。短短十几年时间,互联网在世界乃至我国得到神速发展。联合国电信机构发表声明,截至2012年年底,全球互联网使用人数突破24亿人,十年前仅有2.5亿人。
网络媒体的出现,为社会情绪的顺畅表达并促进有关问题的及时解决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使一些负面情绪通过网络激化与放大,构成了一个虚拟但充满不确定性的舆论环境,使一些区域事件全局化,地方事件全国化,国内事件全球化,诱发各种矛盾冲突和社会事件,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同时,网络媒体为舆论极化趋势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公众表达渠道大大拓宽,人们可以就他们所关心的事件随心所欲地发表意见,社会意见能够方便地汇聚与合流,各种社会情绪的网络扩散促使一个又一个舆论波的形成,极化舆论被大量催生,不断引发社会震荡。言论自由程度的空前提高,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不理智、情绪化的言论可以大范围、立体式传播,形成众声喧哗,使得常态舆论被激化甚至极化,直接威胁到政治民主进程与和谐社会建设。
网络媒体的日益壮大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了难得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阵地,意义十分重大。网络媒体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传播工具,它一改传统媒体统一、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为双向交互、多向互动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和对舆论的控制,促进了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网民能够自主地在网上发表意见、观点和看法,表达愿望、要求和呼声。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和以QQ、SNS为主体的社交媒体,使网民有了一个可读可写可传播可分享的网上虚拟社区,把社会带入了一个“人人是记者”、“全民当监察”的新时代。
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伴随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网络上既有西方发达国家及国内反动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又有网络多元价值观的泛滥;既有各类黄色流毒和虚假信息,更有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活动。为此,必须充分重视和引导网络民主的发展,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抑制网络给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和冲击,发扬其优点,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大网络监管,打造安全网络,加强文明办网和文明上网宣传教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安全的载体和阵地保障。
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无法忽视的强大力量,我们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和积极利用,同时加强科学管理和规范引导,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受到国际、国内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等各方面的影响,也可能为反动势力所利用,成为反社会主义民主的力量。因而,必须加大对互联网空间的规范和引导,加大互联网空间意识形态建设,加强对互联网政治效应和网络民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让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性力量。(中国台湾网网友 袁宝)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