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隐瞒核污染事实恐将引发信任危机

时间:2013-08-12 15:53   来源:中国台湾网

  “核危机”一词最近又与日本扯上了关系,但同时另一个词“信任危机”也闯入了我们的视野。根据最新媒体报道,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每天至少有大约300吨核污水泄露进大海。当日本民众知道这一消息时,指责安倍政权有意隐瞒事实,企图谋取私利。

  事实上,控制福岛核事故后续情况公布的时间,是安倍政权有意为之的。上个月23号,东京电力公司首次承认污水已经通过地下渗进大海时,正是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束、执政党自民党取得大胜后两天。像这种关乎日本国民生命健康以及海洋环境和相关国家利益的大问题,日本方面应当在第一时间就召开记者会向世界公布核污水泄漏情况和进展。

  有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在接受检查的大约13.3万名日本儿童中,有三分之一患上了甲状腺结节和囊肿,这一比例在2012年则超过了40%。核危机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仍在加剧,来自福岛地区的蝴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基因突变。从今年3月份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半径20公里海域捕获的大泷六线鱼体内,检测出的放射性铯超过日本标准的7400倍。 

  可见2011年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是核事故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日本,且核污水将通过洋流作用扩散,进一步破坏海洋环境。日本政府隐瞒核污水泄漏的具体情况和危害程度,是对国民的不负责,对自然生态的不负责,对别国生存环境的不负责。国民不知道目前生存环境的安全程度,食用相关水产品和接触受核污染水质都有可能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同时核污水的泄漏致生态环境恶化使得海洋生物正面临着一场灾难,其次核污水对海洋的污染将牵连到相关国家并打击该类国家的海洋渔业。

  日本政府对国民的刻意隐瞒和对信息选择性地公布,会让民众对现政府产生不信任感并引发社会恐慌情绪。造成恐慌情绪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民众对灾难的严重性的惧怕,二是民众对灾难的不可知性的揣测。日本政府这种不负责的行为是唯恐天下不乱的表现,政府在在事关国民生存的信息上的不透明,会使国民处于未知的危险边缘,一旦有民众听到一丝点风吹草动便会草木皆兵,如燎原之势蔓延情绪让社会里弥散着一股压抑的、警惕的、不信任感氛围。

  由核危机引发的信任危机是次危害,但却比核危机更危险。信任是维持社会秩序和道德的正常运转的齿轮。如果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丧失,那么社会秩序也将紊乱,社会道德也将沦丧。盲目,冲动,恐惧等非理性的因素会导致全民疯狂。同时信任危机也极易产生极端事件。正如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在日本本土都还没有燃烧多少情绪,可是一海相隔的中国却上演了一出闹剧。

  在当时,中国一些黑心商贩利用福岛核事故危机的大旗为“盐慌”做起了卖力的宣传,通过舆论的恶性传播扩大谣言力度谋取利益。此后便在中国东部沿海一些城市发生了一起又一起的“抢盐潮”,有的百姓便在家里囤起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存货。最后政府官方出面辟谣,此场风波才算终止。而那些原来的买盐客看着家中堆积的食盐,大多最后都沦为了送盐人。闹剧的背后实为外国公民对日本政府控制核危机能力的不信任。

  那么,为何当初日本社会在面对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全球最大的核事故时,依然能够井然有序呢?因为核事故引发的核危机涉及到全球利益,当时的日本处在舆论的焦点,更为重要的是初碰此事的日本国民会不安,所以日本政府就实时地跟进核电站的情况以及补救措施的进展。正是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这一举动,让民众对核危机事态的发展有了大概的了解,对事物的可知性又将他们拉回理性的线上。

  然而此次情况却与两年前有所不同,第一、媒体舆论的焦点不同,日本最近新闻不断,媒体主要把视线对准日本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动作,主要是担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燃。第二、日本现政府需要穷尽办法抑制坏新闻的出现,无论是安倍晋三上个月参加大选前,还是大选胜利后,为了让民众对安倍政权的支持率保持高位,安倍政权必须小心处理敏感消息。第三、安倍晋三有意重启核电站,无论是对日本经济发展、供电需求、还是推进核电技术都有绝大帮助,更重要的是对安倍实现许下的复苏日本经济的承诺有所支持。

  从以上三点可得知,日本政府不予第一时间公布核污水泄漏的具体情况,不发布任何关于核污水危害的正式报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日本政府对国民的隐瞒体现的是对国民的不信任,即不信任国民在知道核污水泄漏情况后仍能稳定支持现政府。可是,日本政府对国民的不信任也将反作用于政府本身,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存疑,恐将引发比核危机更危险的信任危机。 (中国台湾网网友 周成洋)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