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红利会是下一步的关键所在

时间:2013-03-18 13:4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品读李克强总理的“改革红利观”,特别是总理所说的“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现在要让这个‘利’更多地落在百姓身上”,我以为制度红利将是重中之重。新一届政府唯有抓了制度红利,百姓才能再次感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惠及己身。

  就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所走过的历程,不得不先说下改革红利。广义上讲,改革红利是指国家通过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给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全部有益成果的总和。除改革红利外,伴随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有另外两大红利分别为“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现如今,中国经济正耗尽固有的上述三项红利,不得不探索新的改革红利,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增长。

  曾有文说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到1989年。当时的改革说到底是放松了以前的制度管制,从而让民间的创造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个时候的“制度红利”可以看作是一个“制度解放”的红利,就像一个弹簧一样,已经被压了很久,现在松一下,自然就能获得高速的经济增长。那个时候的“人口红利”也不过是人的自发的创造力的迸发,当时在中国设立工厂的跨国公司还不多,因此中国的劳动力虽然便宜,但当时还没有体现为一种竞争优势。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到2004年。以邓小平南巡为起点,中国经济的增长呈现为政府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各级政府都将经济增长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标准,同时大量的外资被引进到中国来。此时的“制度红利”体现为举国发展经济的制度带来的优越性,以及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模式带来的制度优势。此时的“人口红利”主要体现在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上,“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廉价劳动力带来的成本优势。第三阶段是2004年以后,中国政府所提出的“自主创新”和“和谐社会”,几乎就是对第二阶段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思。正如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所言,中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很强劲,但不可持续。而“自主创新”和“和谐社会”正是基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前两种“制度红利”还在起着作用,但其助推火箭的燃料已经将要耗尽,通过自主创新来提高公司和国际的科技水平,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

  而如今,新一届政府之所以常提改革到了深水区,攻坚区,是由于改革黑洞的出现,少部分人(特别是利益集团,特权阶层)通过“改革黑洞”获得了丰厚的“改革红利”;在这一部分人中,有人把丰厚的“改革红利”转移到国外,去利外国的老百姓去了;有人把丰厚的“改革红利”再循环于“改革黑洞”,从而获取更大的个人利益;而大多数百姓在这么一种不平等的分配制度中获得的“改革红利”是非常少的,时不时还会因“改革黑洞”的苛捐杂税干搭忙活,白吆喝。

  我期待新一届领导层继续沿着改革开放之路攻坚克难,“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干地还利于民。从制度红利入手,在这雾霾般的深水区中,凭智慧和勇气,引领十三亿国人,面对挑战,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台湾网网友 单福山)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