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学历造假,也应学会“一分为二”

时间:2012-11-02 13:48   来源:中国台湾网

  本周出刊的日本杂志《周刊文春》刊登《揭露在中国最有名的日本人(加藤嘉一)伪造履历》一文,称其履历中被东京大学录取的内容是伪造的,并指称履历内容还有数个不实之处。今日,加藤嘉一在日本官方网站上刊登了“道歉报告文”,承认关于东大的履历系不实之辞。(10月31日 人民网)

  经历过“唐骏造假事件”,经历过“方韩大战”,公众对于名人造假的神经已被训练得异常敏感,历次造假事件被披露后总是会出现所谓“倒”和“挺”两“派”之争。然而不论是“力挺到底”还是“批倒批臭”对于公众而言都是得不偿失的。保持基本的克制与冷静,“一分为二”地分清是非黑白,汲取历史的营养,才是提升公众对社会事件判断能力的关键。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常识,造假者必须承担其缺乏诚信意识带来的社会后果。当学历造假一事为媒体曝光,作为公众人物的加藤嘉一除了须勇于承认其错误以外,也必须承担起其名誉地位受损的社会代价。从此以后,他将永远无法逃离“造假者”的人生污点。作为一向以公众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中国人视野中的外籍人士,当自己身上有了“诚信污点”以后,将何等面目再次面对公众挑剔的目光,将成为其最大的精神与社会阻力。如影随形的污点将无处不在地影响他的事业与生活,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同时,每当名人造假事件掀起舆论热潮,作为旁观者的媒体受众是否就该盲从舆论的狂热将名人彻底“批倒批臭”也值得人们深思。所谓“名人”不是靠那份学历而成为名人的,名牌大学毕业的专家学者比比皆是,但是能得到公众认可而被公众赋予发声“代表权”的公共知识分子却只有那么几个。不能对这些人的奋斗历史与社会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估,而一味“批倒批臭”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是得不偿失的。此次学历造假事件中的当事人加藤嘉一,可谓是一名著作等身、能力超群的“中国通”,若因为此次造假事件即把他“驱逐”出公众视野,这样的社会成本未免过大而于公众无益。

  对于使用蒙骗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我们当然要追求其法律责任并且一追到底。而对于知识分子这一群体而言,自身一言一行的社会成本,其自当领受,而公众对于他们的评判尚须“一分为二”。个人错误已然对社会事业造成了直接的损害,公众无须在此基础上将社会成本无限加成。 (中国台湾网网友 宋祖礼)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