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中国各级医学院校每年招录的医学生,约有60万人。最后只有约10万人能成为医生,造成了大量人才浪费。另一方面,却是中国农村医生匮乏,按照理想比例,中国至少应配备60万名全科医生,但中国目前只有7.8万人,且素质不容乐观。(8月13日《中国青年报》)
高考志愿已是“我的志愿我作主”了。一个学生选择专业,不太会抱着将来不做医生而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却要放弃曾经想做名医生的职业理想,改行从事他业,虽有一部分人是兴趣转移,职业理想发生了改变;更多的人是基于现实的无奈,他们无法进入医疗岗位从业,也只好另谋高就了。这种放弃恐怕是一种痛苦的诀别吧!
一边是农村医生匮乏,另一边却是大量的医学毕业生改行,如此困局,何以解之?
农村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待遇是比较艰苦的,这是客观现实的。前几天有女博士抱怨基层太苦了,打死也不下基层。那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些人的职业理想。但我想,不至于60万医学毕业生中有50万人害怕基层的苦吧。要知道,还有不少医学毕业生本来就是来自农村,他们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并非不愿意去基层服务。
眼下,地方政府基于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数量的约束等,一般不太乐意招录人员充实到乡村卫生所。既便是迫于现实需要,有些地方招录了一些医务人员,那也只能缓解燃眉之急。而且现实中,又有一些医生因为继续深造或其他原因离开,让那种补充更显得杯水车薪。
以我看,要解决“学医不从医”之困,一则要从医生的培养方式入手。改变粗方式的培育模式,走精细化的路子,让学生能接受到更多的临床实习,让他们学有所成,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医生。二则,要以强力的手段,让各地方政府根据需要配备医务工作人员,必须拿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表。三则,可以参照招录免费师范生的方式,由政府资助一部分优秀的医学学生,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基层服务,以解决乡村医生的不足。 (中国台湾网网友:曾颖)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