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事求是的高度了解人民所思所盼

时间:2012-05-17 14:5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实事求是是党的宗旨,也是我们党形成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素。共产党人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从创新社会管理的角度促进社会科学发展,才能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胜利。

  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16日举行的2012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习近平同志从党的建设上,对党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阐明了实事求是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从党的建设的角度上讲,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否则,真理会流于形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矛盾,也不能解决体制瓶颈给社会在发展中产生的负面影响。

  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现在,世情、国情、党情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接触到许多新生事物,怎样从制度设计上保障民生,是我们在发展中的第一要义。而保障民生则是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唯一法则和准绳,我们要从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中找方法,着力给他们解决问题,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社会矛盾。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样就意味着,实践是社会的发展之本,只有尊重发展的规律,实践才能贴近民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

  社会的发展,有一个环节不能忽视,那就是总会产生社会矛盾。其实,从辩证的角度上讲,矛盾的揭示是产生新生事物的唯一条件和基本因素,我们应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中探索客观规律,使各种规律符合发展的潮流,符合社会进步的准则,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当一种政策因素形成时,一种制度也就形成。关键是,我们要看产生制度的前提条件,要看制度形成过程中的群众基础,群众满意的工作制度我们就应该坚持下去,群众反对的工作方法我们就应该放弃。这应是共产党人的基本原则。

  因为我们的一切使命都是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个原则进行的,这也是我们的立党之本。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而发展文化同样也是我们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让这二个发展始终处于又好又快的状态中。

  为人民服务就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到车间、到田间地头、到厂矿、到学校,不仅要实事求是地作调研,也要自觉地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吃、同劳动,善于在基层发现问题,用于指出发展中的不足。

  当前的现实条件是:许多地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转型和跨越新条件,面临发展的新机遇。而怎样转型,是各级政府要关注、要思考的问题。

  转型就意味着要产生新的发展路径。每一个历史的关键时期,社会总会发生转折,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如何转型?成为一个具有时代之责的大问题。尤其是农村,我们依然推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一些农村已成为空壳村或是老人村,村里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年轻人又都在城市就业。这是新条件下的新情况。我们要贴近实际,针对这些新情况、新现象,及时而周全地出台新举措,切实从各种层面上让制度惠及民生,保障民生,也让农村出现情况更好的转机。

  社会的进步,关键因素在于继续解放思想,不仅让理论与时俱进,也让我们的发展机制与时俱进,还让我们的认识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应该成为我们共产党人认识问题的共识。我们只有有了这种思想认识,才能以坚强的党性来保证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切实端正态度,在各个行业、各种领域认真观察,认真地给某一具体事物下定义、出结论,切不可以官僚主义行事,要处处以服务人民为工作准则,在工作中不走过场,在群众中不走形式,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此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每一名共产党人,都要肩负使命,切实履行使命,不仅善于为改革开放谋大略,也要善于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基层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了解人民所思所盼,多和群众沟通,真正意义上做到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血肉相连。

  实事求是在于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更要敢于负责,把工作中心和轴心,全部统一到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上,这一战略上,保证党的纯洁性,使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格局,让社会主义事业在和谐状态中科学发展。(中国台湾网网友:李宏剑 臧东)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