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童年成为书包时代

时间:2011-12-23 16:32   来源:中国台湾网
  给小学生减负似乎已成为一种公共诉求,反映在教育行业内的各种路径上,无奈这种不良现象的形成无法出台一种制度去纠编,依然让每个孩子在童年时代承载着成年人都无法接受的包袱负重前行,使快乐的童年变成一个用书包盛装所有乐趣的阶段。这种阶段令人惶惶不安。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演变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培育源于“知识改变命运”的情结和盛行。其实,“知识改变命运”是一种宽泛的表现渠道,而非是“学历”可以跨入高收入群体的通行证。正是这种认识论的形成,才曲解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实质,使知识改变命运产生了畸形的认识论和价值观,致使许多人把命运走向过份依赖于“学历”这个虚无的精神价值上,“学历”才有了实现富有和就业的负重感,乃至形成一种实现荣华贵富过程的符号,最终形成一条不惜一切代价,加重孩子学业负担的追求理想之路,以此附加条件来传承父辈未竟的事业,承载光宗耀祖的使命,却让孩子过早地尝到和体会到了成年人的艰辛和压力。

  这种价值观的培育源于教育体制的落后中。现行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沿袭的是应试制,既意味着实现升学途径必须经历考试。而考试产业催生出许多补习等类致使教育越来越向考试偏向的链条,逐步形成人人围绕考试转的局面。各级学校的评估或考核,也基本上以参照考试成绩为排名要素,以此工作格局对加重学业负担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给力点,是牺牲了孩子们的童年,让整个童年成为一个书包的时代。

  当一种事业过份地被以希望的名义寄托情感时,这种事业注定要经历激烈的博弈过程,这种过程注定要失败。教育事业也不例外。现在,许多人的童年价值只表现在书包里去了,孩子们从一出生,就被放在强烈灌输知识的教化上,和一切乐趣只能擦肩而过,成为边缘之人。

  教育有目的性,就是让人从不懂到懂的一个学习过程。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却让我们的成人把其弄得到了复杂艰难的一种程度。在幼儿园时期,就强迫孩子掌握小学的知识,到了小学阶段,又让孩子开始向重点中学冲刺,孩子简单成了只会冲刺的应试工具,失去了自己的天性,失却了快乐的童年。每天只是负重于各种习题中,思考于各种复习中,是书包越来越重,浮躁和名利意识越来越严重,不少孩子过早地背负上各种只有成年人才有的压力,也患上只有老年人才有的疾病,这种现象的形成,何止一声叹息能解决问题。

  每一个人只有一次童年时代,童年时代的一切乐趣只能经历和回忆,而无法去复制。如果把一个童年时代只定格成一种书包的简单生活和变成书包的符号,那我们怎能用童年的眼睛凝望未来。童年是五彩缤纷的,童年也是充满乐趣的,童年纵然有错误,也是一种美丽的失误,更是人生走向梦想原点之后最留恋不舍的一种回忆。但童年有了压力,就不会形成美丽的意境,甚至会变成一种迷茫的危机。童年是一段撒娇的岁月,也是一段趔趄学步的岁月,如果让童年过早地遨游知识的海洋,过早地涉猎科学的迷宫,过早地规划未来的人生,对童年来说就是一种伤痛,甚至让童年从此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使童年成为一朵过早凋谢的花朵。这种结论不是耸人听闻,因为所有的教育规律都在显示,过早强迫孩子以失去童年乐趣的代价学习读书是一种对孩子的伤害。(中国台湾网网友:李宏剑)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