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彩之褪落”
“终战后,台北以及主要都市、各村落的日本色彩,当然日愈被冲淡。其中首次登场的是,台湾人先前所行的‘更改姓名’之复员。向来极为重视姓氏的汉民族,对祖先传承之姓氏非常执着,即使被强迫也不轻易更改为日本式姓名。”
“然而,……自从七七事变以来,更改为日式姓名者已大有人在,到了太平洋战争初期时,由于前景看好,所以这更蔚成风气了。”
“不论有名或无名,也不论是否办过正式手续,更改为日本名的台湾人,不分城市乡村到处都是,但随着台湾光复,这个现象立即消失,全都恢复原来的姓名了。”
“在中国政权之下,更改为日本名的台湾人似乎都有过见不得人的感受,而台湾省政府却以台湾过去确实为日本之领土,更改为日本名乃不得已之事为理由,准许人民恢复中国式姓氏。由于有了这项宽大措置,所以这批人都赶紧回归祖先之姓氏了。”
“先由姓名褪去日本色彩的台湾,接着刷新的是店名、公司名之日本色彩。此际,纵然是由日本人经营者,也以在中国领土内为理由,一律被要求更改。结果,会社改为公司、株式改为股份、旅馆改为饭店、吃茶店改为茶房、料理屋改为酒楼或酒房、巴士改为汽车、汽车改为火车、映画改为电影等等。……台湾的街景也一下子变得极富于中国色彩了。当时的油漆行和广告招牌制作店生意多兴隆,这应该不难于想象吧?此外,街路以及公共施设名称也被更改。铁道改为铁路、驿改为站,台北公会堂改为中山堂之事已如前述,而这不是唯独台北公会堂如此,全岛各地公会堂一律改为冠上地名之中山堂。国父孙中山于此复生了!街名中,中国人看得懂的荣町、幸町、寿町等维持原名,与日本之台湾侵略史有关的名称则毫不容情地一律被抹杀。如桦山町、明石町、儿玉町、佐久间町等套上往年台湾总督名字的街道则一律改为中山路、光复路等名称。”(《台湾不可欺记·日本色彩之褪落》第20-22页)
“今日的台湾,无论到任何地方,可以说没有人不高谈阔论三民主义精神。……总而言之,台湾的一切日本化的事物,正在逐日被根除。尤其是以男女青年为枢轴之三民主义精神普及教化运动,正以相当快的速度收着广泛成果。”(《台湾不可欺记·台湾与三民主义》第173页)
“由占被统治者之绝大部分的台湾汉民族的立场来说,五十年来屈从于日本的统治之下乃是无奈之事,而他们现在获得解放,回归祖国中国了。他们当然会摔下身上所穿所有的日本衣服,换上中国装。”(《台湾不可欺记·台湾岛国际小吏》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