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民谣比起二十年前格局更大,对现代听众而言,针砭时弊的表达比温柔情爱更有切肤之感。只有当人们真正开始关注民谣简单形式之外的优美、批判和自我表达时,这股回潮才真正实现它的意义。
WHAT 什么是民谣?
民谣,或者说更早意义上的民歌,或明或暗地成为中文流行乐历史上不可回避的重要节点。它是来自民间的旋律,辅以歌词传递信息,是口头文学,也是艺术形式,既可以在《诗经》里找到文献证据,也能在不同地域山野间发现相似脉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本土学子和音乐人从台湾民歌、欧美民谣里汲取养分,崔健等人也唱过《草帽歌》等一系列作品。但真正民谣在内地乐坛第一次爆发是1994年,高晓松、沈庆、老狼他们用简单的吉他弹唱出一批人的校园生活和状态,在内地音乐最为火爆时期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优美而不复杂的吉他编曲,悦耳动听的旋律,加上与学子息息相关的各种场景和心情。《青春》的感伤、《同桌的你》青涩的感情、《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宿舍友谊,它们切中人们对简单清纯真诚的怀念和需要,代表校园学子的心声。但由于校园题材有局限,几番之后没有续篇,民谣慢慢在其他音乐形式风靡后淡出听众视线。
WHY 民谣为什么回流?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张磊夺冠,年初《我是歌手》中李健走红,又一次唤起人们对二十年前民谣风潮的美好回忆。
在音乐形式日趋复杂多样化之时,民谣创作和表演几乎用一把木吉他就可完成。可以抛弃传统三大件,更不说什么钢琴、弦乐、电子节拍这些东西。而亲民的创作自然不会带来各种花腔和炫技,使得民谣在创作和演绎以及聆听层面都显得门槛比较低。低门槛不经意与这个时代趋势不谋而合,大众参与和配合变得简单,随之而来就是一股热潮产生。
之前在超女中备受关注的曾轶可,就是一位技术粗糙的歌手,但无论是民谣前辈高晓松还是沈黎晖都看好她的创作。至于因《南山南》火爆的马頔、站上工体的好妹妹,很多人更是不屑他们弹吉他的实力。但人们可以从曾轶可身上学会基本创作,也可以自己抱着吉他唱一回《南山南》,全民娱乐将简单易行的民谣再次推上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