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城市》:多深刻的主题也需要有生活

时间:2015-07-08 13:32   来源:京华时报

  狰狞、喧嚣,科技无孔不入;冷漠、隔阂,真实虚假难辨。第六届南锣鼓巷戏剧节作品,来自香港前进进剧团的《电子城市》,通过二度创作福克·李希特的文本,传达了全球一体化下的人类精神危机。它将老话题以拼贴解构的方式表达,原本期待满满,然而现场观感却不尽如人意,令人失望。

  《电子城市》叙事以男女主角T°“和J°y为线索平行展开,二人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同时遭遇失语。然后出现一连串的电子密码,组合再组合,量化再功能化,生活变成更加快捷专业的技术操作;复制和被复制,记录和被记录,围观和被围观,手机、平板电脑、分布密集的摄像头、即时影像,一举一动被窥探呈现;周遭形似希腊歌队的群众舆论表达,随时变换叙述者身份和态度;充满共性的城市空间、模棱两可的建筑形态,一切将人逼迫向机械化,陷入虚无苍白。在这个硬件技术时代,连简单的情感拥抱都成为奢谈,以至于舞台上最动人的一刻定格在了T°“同J°y的拥吻。她哭着说,此刻你好性感,你让我想到了卷福……

  《电子城市》是当代德语剧场导演福克·李希特10年前写就的反乌托邦文本,意在呼唤更为个性化、古朴的生活方式。从今年林兆华邀请展上引起一片热评的作品《信任》可知,李希特的作品似乎更注重形式表达,人物冗长快节奏的对白,令他塑造的置身于科技经济一体化下的角色,时常陷入巨大的惶恐和空洞。据说,连同《电子城市》在内的“消费时代三部曲”同样精彩纷呈。李希特对西方文明进程抱有足够深沉的忧虑和悲观,人文关怀则成为了他作品主题的重中之重。

  在此次二度创作中,香港先锋导演陈炳钊则似乎表达过度。十分钟的冷色调蓝光后,演员以手机屏幕亮光的逐个渐暗开场。一面是西装革履的T°“在跑步机上悠然走动,通过遮蔽在面前的LED屏呈现,他被囚禁在房间时的动物草原影像则以暖色处理;在另一平行空间,底层女主角J°y面对工作的频繁更换而不知所措,同时戏中戏的形式又令她分不清现实与戏里的演绎。最后镜头指向观众席,放大在屏幕上,众生面相尽收眼底。

  于是作为观众的我生出了许多疑问,作品初衷为何?处处充满隐喻的面面观,令作品在主干外生出了许多旁枝末节而无关紧要的表达,情绪过满让整部作品视野狭窄。碎片化的叙事初衷,不足以展现当下真实的生存状态。将琐碎满溢的现实,不加修饰地放置在当下,看来只能是一种无意义的宣泄,处处着力不知所云。演员在舞台上的用力、崩溃、扭曲、迷失,在台下的观众看来不过是无法理解与共鸣的小题大做。从这一维度而言,《电子城市》不够深入,不够明确,不够有力道。虽然《电子城市》中讨论的话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被搁置在信息时代的脚下,但呈现于舞台必须有生活。(娜小眼)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