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剧年创收4.5亿就可以污染环境吗?

时间:2011-07-14 14:02   来源:人民网

  投资2亿元,由陈凯歌担任总导演的首部大型魔幻神话剧《希夷之大理望夫云》已于7月6日晚正式首演。但从《希夷之大理》筹备之时起,民间对其质疑甚至“炮轰”的声音就不绝于耳。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用户“荣翊如”从6月底起便连续发难,甚至发出了“拯救大理”的声音。(7月12日《扬子晚报》)

  面对质疑,大理市旅游局官员回应称,《希夷之大理》剧场设有近4000个座席,将成为大理旅游的一张新名片,保守估计每天将为古城带来至少3000个过夜的客源。一个晚上,就将为古城商户带来150万元的收入。全年按300天演出场次计算,可以为整个古城商户和居民带来4.5亿元的收入。且不说剧场坐席场场爆满,创收4.5亿元,只是大理方面一厢情愿描绘的愿景,就算《希夷之大理》真能年赚4.5亿,就可以听任剧组污染环境,回避环评问题吗?

  不仅是《希夷之大理》涉嫌污染环境。与国外许多名胜古迹谢绝影视剧组,剧组事先要过环境评价关不同的是,国内影视剧拍摄制作破坏环境的事屡见不鲜。陈凯歌2006年导演《无极》就陷入过“环境门”。《无极》尽管获得了2亿元的票房收入,但是剧组也对碧沽天池自然景观造成了严重破坏,不仅饭盒、酒瓶、塑料袋、雨衣等垃圾遍地,而且为了拍戏布景的需要,天池里被打了100多个木桩,天池禁伐区里的一片高山杜鹃被推平,一个高10米、横跨40米的混凝土钢架耸立湖边。此举曾受到公众舆论一致批评。

  针对剧组破坏环境的问题,原国家环保总局等四部门曾联合发出通知: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内进行影视拍摄。此后曾有30多个风景名胜区对影视拍摄悬起“免战牌”。然而,剧组环境污染事件仍然屡屡发生。新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剧组在浙江永康杨溪水库拍外景,因留下大量生活垃圾和油污,影响到近30万人的饮水水源,剧组被要求限期清理现场并撤离。拥有众多粉丝的《团长》,也是乱扔垃圾、污染环境的剧组拍摄的。面对网友曝光的污染图片,《团长》制片人吴毅称该地已经卖给当地一个人。拍摄地卖给他人,剧组就可以乱扔垃圾?如此解释显然难以服众。

  美国环境影视制作人芭芭拉·帕尔曾就影视剧环保效应做过调查统计:美国公民70%的环境意识来自影视传媒。中国的影视传媒对人们的环境意识影响或许没有美国大,但是也不可小视。影视制造者作为传播价值理念的公众人物,在影视拍摄的问题上,显然不能为了追求影视效果与拍摄方便,丧失文明公德,破环生态环境,误导环保舆论。影视拍摄取景造成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原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剧组相关人员的公益形象,影响了影视剧的宣传效果。值得影视从业人员与社会反思。

  化工厂只要取得了环保排放资格,可以花钱购买排污权。我们让剧组主动养成环保习惯、遵守环保要求;让拍摄地都主动拒绝利益诱惑,像永康杨溪水库那样对剧组下逐客令也并不现实。大理官方的态度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健全剧组拍摄环境评价机制,用制度化的环保要求约束剧组拍摄行为,十分必要。

  尽管原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影视剧组应事先评估环境影响,向环保部门申报。但是在现有的《环评法》中,环评目录中并没有影视拍摄项目,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准则。环保部门在查处《无极》环境门事件过程中,就遇到过影视拍摄环评法律空白的尴尬。如果所有影视拍摄地都像杨溪水库那样拒绝拍摄污染,影视拍摄对环境负面影响或许可以得到控制。但是剧组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大理古城风貌,影响周边居民休息,当地有关部门顾左右而言其他,回避剧组污染的核心问题,让人担心。如果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利益,主动接纳污染剧组,那将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

  由此可见,把剧组拍摄纳入环评规范,前移影视拍摄环评关口,十分重要。如果环保部门事先介入影视制作环境评价,对剧组拍摄准入、善后,严格履行监督职能,剧组污染环境之类的事情或许要少得多。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