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奖缺乏有力的本土音乐,已是多年来的顽疾。去年,曾借着李健、李荣浩、刘思涵等大陆音乐势力撑起了一份还不错的金曲奖提名名单,今年,则是把台湾本土难以补足的品质交由香港的张学友、陈奕迅、莫文蔚以及方大同这老中青三代音乐人来填补。
台湾本土音乐败退
可能之于大多数的大陆歌迷而言,对台湾地区的金曲奖关注度是随着周杰伦的走红而起,也随着周杰伦不再只专注音乐事业而意兴阑珊。而到了近几年,大多数媒体及歌迷对金曲奖的关注只剩下吐槽与抱怨了——对,以往总会有声音出现,抱怨金曲奖的关注层面之窄,但看到本届金曲奖的提名,仿佛不只是窄,而是,不知该怎么形容。当“过江猛龙”陈奕迅一张水准平平的《米·闪》还能收获诸多重量级提名时,就该知道,其实台湾本土的音乐作品能拿出手的也是甚少了。
金曲奖缺乏有力的本土音乐,已是多年来的顽疾。去年,曾借着李健、李荣浩、刘思涵等大陆音乐势力撑起了一份还不错的提名名单,今年,则是把台湾本土难以补足的品质交由香港的张学友、陈奕迅、莫文蔚以及方大同这老中青三代音乐人来填补——最具重量的“最佳国语专辑奖”就是由张学友、陈奕迅、莫文蔚组团PK台湾本土的周杰伦、蔡依林以及徐佳莹,刚好三港+三台、三男+三女的阵势。再看到“最佳国语男歌手”的提名,这可是张学友、陈奕迅、方大同这三代香港歌神第一次正面交锋,映衬出另外两位提名者——一个是唱了好多年就是不红的杨培安、一个是唱作很出色却知名度寥寥的韦礼安——是那么没存在感。
重量级别奖要靠香港同胞,技术奖亦如此,在“最佳作词”的五个提名中,林夕、黄伟文以及李焯雄三位香港词作者占据了四席提名(林夕双提名),只留一个席位给了台湾本土的Hush——居然连方文山都被out出局了。
“最佳作曲”也未见台湾音乐人的优势,黄建为和韦礼安两个都得过“最佳新人奖”的人,这次到创作类领域竞争,大陆的常石磊和李荣浩胜算还颇大,新加坡的林俊杰则代表了第三方势力,台湾音乐人还是没占到优势。
本土势力节节败退——张惠妹、周杰伦、蔡依林总是缺一项更重量级的提名,比如张惠妹就没有专辑奖的提名,双J则齐齐错过演唱类奖项提名,而这些,香港歌手们个个都把提名包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