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还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许是其中之一,也许都不是。但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时代。一部电影,既可收获来自各方的痛骂,亦能同时赚到盆满钵满。一部经典悲剧,演员在悲怆凝重的同时,台下会报以满场欢乐的笑声。如果有人真的关心为什么,面对现状,急于表达某种见解就是情绪化的,也是浮躁的。
杨立新在微博中说,原以为这样一个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惨烈的悲剧,会打动这些生活在幸福中的今天的学子们,但“令人惊诧的是,随着台上剧情的发展,人物关系渐渐暴露,舞台下爆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客观事实,你理解或是不理解,它都存在于那里。就像韩寒说《后会无期》中的真理只有一句贾樟柯的忠告“汽油车不能加柴油”,其他所谓金句都只是浮云。
这个时代,一部分人对于现象感慨和挞伐,另一部分人则会简单地加以利用,很少有人愿意去研究某一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毕竟搞明白一件事不能直接换取金钱——真理有那么重要吗?
研究一个问题不见得有多么困难,但是往往枯燥。比如话剧《雷雨》的笑场,我们所能做出的都只是猜测,而找到本质的那个原因,则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证。尽管特别同情杨立新老师,但是我还是建议他冷静下来多做一些分析。
《雷雨》笑场背后的可能性非常多,比如台词的语境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这未必是件坏事,况且无论是好是坏,没有人能阻止这件事的发生。再比如这次演出叫做公益场,这让我担心公益场面对的受众是不是能够消化突如其来的营养?就像电影《立春》里街头的美声演唱和芭蕾舞,在观众眼里就像是猴戏。当大家只是需要面包的时候你却拿出一根人参,笑场只怕并不过分。如果再深入提出一些疑问,那么我会担心观众有没有足够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这可能是我们的基础教育造成的。从小背诵大量的碎片词语,已经瓦解了多数观众解读文本和语句的能力,但演员们却是反复推敲语义、语境来演练台词的,这本身是一个非常客观的巨大落差。
除了这些假设,我们能否再去设想,如果曹禺复生,他会否写出一个新的剧本,或者重塑他的《雷雨》?任何戏剧一定有它产生的历史环境,什么是可以超越历史环境而永存的?作为一部经典作品,它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在另外一个历史环境中,它的本意一定会因某种折射而变形。作为话剧表演的创作者,应该做出某种思考。(吴亚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