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海电影节新浪潮论坛第一场引来UME的吴思远、时代金典的吴鹤沪、金逸影视的孔原、国盛影业的高军、上海联合院线的陈果等影人齐聚,外加一位格瓦拉生活网的刘勇,主题原本够俊,“致未来五年的电影院”,一开口却跑偏了,没能看到各位大佬对未来蓝图的精心描摹,倒是看到了他们对电商的牢骚和恐惧。
此间,吴思远对团购带来的恶性竞争大发苦水,并提出政府部门整顿市场的呼吁,高军则将矛头直指“电商染指电影业,是搅局者,是投机人!”在过去若干年,我们对电影院的危患认知,顶多停留在偷票房,鲜有人站在影院的视角睥睨业态。反过来,我们也很难看到影院站在观众的立场上看待票价。而事实上,近年票房剧增,越来越多人走进电影院,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网络电商的福利。正如活动中大学生所言:“我们是大学生,是无产阶级,正是因为电商价格,所以有机会进入电影院,而且逐渐形成观影习惯,而不是在网上看盗版。”主持人也顺势抛出了“大学生需要电商价格”的话题,然而大佬们似乎并不感冒,仅有吴鹤沪接话,并以观众“最好不花钱还能拿礼品”轻率回应。
影院对电商的牢骚,其实是对低票价压缩利润空间的不满。在座的几位,除了刘勇是来自互联网,其余几位均为实体经营者,且都来自名门望派。正如我们在武侠片中看到的情形,他们多重视保护自己既有的江湖地位,轻易不会打破平衡。可短短5年,影院由700家扩展到惊人的4000家,新起影院若想分得一杯羹,就得打破旧平衡,而原本挺拔的影院欲更上层楼,也得清理周边杂草。
在无所不用其极的销售竞争中,团购作为新生销售利器直接渗透到了影院终端,这几位有机会有资格站在论坛上的名门望派,想必并非团购的始作俑者,还不至于被团购动摇江湖地位,但至少逼迫他们忍痛让利,对此自然咬牙切齿。而相对利润的降低,他们更不愿看到观众的消费习惯从此变迁。
影院对电商的恐惧,更多的是源于对未知事物的惶恐。电商对影业的渗透,除了表现在低票价的团购上,新近还出现在了资本运作领域。以阿里巴巴的娱乐宝为例,动用的是网民的钱,从前期投资开始就力图捆绑后期消费,完全打破了传统电影的营运模式。娱乐宝虽然还不健全,也尚无成功案例,但电商对影业的野心昭然,对消费习惯的洗脑也初现端倪,恍惚之间,一种可能的江湖新势力蠢蠢欲动,影业江湖的血雨腥风山雨欲来。在这种疑云中,未来5年的电影院会是什么样子?恐怕得请马云等电商巨子共同描摹了。
当然,对享受过团购福利的普通大众来说,只会高呼让电商来得更猛烈些,未来对他们来说再简单不过,不管电商介入与否,团购是否继续,他们只关心花更少的钱看电影,有更方便的渠道享受更舒适的服务。关于这样的未来,影院大佬们并未涉猎。殊不知听不进观众心声,又何谈未来?(曾念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