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民狂欢到全民吐槽,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走过了32年。随着“新民俗”地位的确立,春晚越发强调寓教于乐,也日益八股化,并遭遇了越来越多人的诟病。年年谈创新、年年谈开门办春晚,却从未有过实质性改变。
冯小刚掌勺春晚的消息传出后,舆论一时间沸沸扬扬,最主要的观点便在于冯小刚能不能挽救春晚于颓势中。尽管看好冯小刚掌勺春晚者不在少数,但现在的春晚,已经再无可能回到早期“全民联欢”的节目定位,而是实打实的“新民俗”;参与者都不可能是即兴、率性甚至个性的自我发挥,而是必然的“奉命说笑”。
“奉命说笑”有多么艰难,娱乐大拿赵本山与郭德纲都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时间表达过。冯小刚的幽默是否能让审查制度有所通融,都存在相当的疑虑。
实际上,冯小刚还不得不面对来自于受众的压力——大众和精英的口味如何调和。如今,互联网的逐步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普通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自己的观点,加上娱乐形式日益多样化,网络上对于春晚不满的声音日益高涨,吐槽春晚隐隐有超越春晚成为新民俗的架势。
《新京报》的调查数据显示:72.4%的人希望春晚的节目形式有所改变和创新。节目要创新、春晚形式要改变——这种觉醒,不论是主管部门还是央视,都比普通观众觉醒得更早。然而,知易行难。如何改、改成什么样子,迄今为止并没有好的路径可以寻摸。
2011年,年轻的哈文团队听取各方意见,提拔了民间呼声极大、被传与央视素有嫌隙的郭德纲及德云社众弟子,打捞了多年因某些原因无法再登春晚舞台的潘长江,并邀请到席琳·迪翁与宋祖英同台演唱《茉莉花》,破除陈规的力度不可谓不大胆。
然而,这种创新成绩绝对不能说是全面告捷——主流及精英较好的同时,收视率下降,吐槽声不减。哈文团队被普遍认为,把小众流行当成了大众口味,过于迁就精英和高端人群的意见,忽视了沉默的、电视机前的忠实观众。
传统媒体(及媒体人)、网络观众以及普通沉默的观众,虽互有交叠但也有明显区分,正是他们,构成了春晚的三个不同的受众层面,也严重影响了春晚的口碑、热度与收视率三个评价维度。近年来,不论是电视、电影,还是热点事件,媒体人、网络受众及普通观众,口味有明显区分;评论界与市场判断背道而驰——这才是冯小刚掌勺春晚后,不得不面临的严重问题:这是一档13亿人的年夜饭,而这13亿人,差别如此明显。(梅子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