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是这个夏天最受瞩目的电影,争议声也此起彼伏。不管媒体给《小时代》怎样的定位与评价,它都只是一部中国式的青春片,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不好看的电影。但每部电影不好看的原因肯定都不尽相同,如果过分执著于用价值观的对错来评价《小时代》实在是苛刻,一方面这种观点被限制在形而上的范畴,是影评人很个人化的推断,另一方面也高估了郭敬明与《小时代》的能力。
影片价值观折射出来的还是青春片具体的创作问题。《小时代》并非个例,目前国内的青春爱情片,普遍在创作上与大众的价值观相悖,局限在时尚、怀旧等元素,依托片段式的书写来推进情节,影片的主题精神却被放到了最末尾,影片主题和人物的内在精神相当薄弱,创作者完全从消费的角度来创作——这与他们津津乐道的好莱坞也是背道而驰的,毕竟我们从《饥饿游戏》这种青春片中,是可以看到人物精神和政治隐喻的。
但这也是现实的一种。我们不能因为一部电影展现了低能的人物关系和泛滥的消费主义观,就来判定它脱离现实。事实上,《小时代》的现实性并没有问题,现实社会确实存在影片描述的现象。这就像是我们在谈论“接地气”这三个字的时候总是片面的,所谓现实主义并不皆指平民生活。从这个角度来批判《小时代》其实是有失公允的。
作为一部电影,影像的呈现更是重点。技术环节的失败,其实是《小时代》最无法让人忍受的。我们可以容忍初次做导演的人会在技巧上稚嫩,但他总应该使影片展现一些才气。《小时代》用了几处长镜头和环拍来表现人物的现场感,这的确是有想象力的技法,但在影片中却毫无用处——影像与叙事应当密不可分。电影归根结底是导演的作品,《小时代》乏善可陈的调度、粗糙的灯光效果和劣质的表演,都可以归结到导演的失职。郭敬明却不是这荒唐环境的特例——从《富春山居图》和《不二神探》不难看出,很多电影并没有在影像上达到可供观众欣赏的标准,不止郭敬明。
除了创作上的失败,《小时代》所引出的争论也是值得反思的地方。在对影片的批评声中,普遍存在两个角度,要么是从电影上升到对郭敬明自身的批判,要么则是对观看《小时代》的观众人群的否定。前者会揪出郭敬明小说抄袭事件不放。这确实牵扯到人品问题,且不论作品好坏,以人品来评定作为电影作品的《小时代》,都是文艺批评中最为廉价的手段。即便是许多人奉为写作楷模的海明威,私下里不也是一个搬弄是非的中情局间谍吗?为我们贡献多部经典之作的伊利亚·卡赞也曾经在麦卡锡主义时期,通过举报葬送了许多优秀艺术家的职业生涯。人品与作品的评断,实在不能建立紧密的联系。后者则是把观影群体划分了好几个阵营,甚至认为这些喜爱《小时代》的年轻观众是没有未来的。可就像那些阅读琼瑶和安妮宝贝的时代一样,这只是青春时期的一种选择。只要你稍微用心接触这个群体不难发现,很多人除了《小时代》,也会去读马尔克斯,也会看塔可夫斯基。
一部影像失败的劣质电影,让人反思的不应该只是形而上的价值观和消费主义盛行的营销观,我们更应该反思以此为代表的国产类型片创作上的投机与荒唐,反思评论界浮躁的精英主义。(王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