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下岗职工廖丹为给患尿毒症的妻子治病,不惜“刻章救妻”,骗取医院治疗费17万余元,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最近,有媒体报道,廖丹妻子开的网店被爱心追捧,3天8万元进账。一时间,“北京爱情故事”再次广为流传。
在我国,和廖丹有同样遭遇的人并不罕见,他们迫切盼望得到社会的关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只要有一个大病患者,就如同陷入一场持久的“战争”。全家人都必须武装起来,耗费金钱、时间、精力来应对“战争”。有些家庭能够勉强应对,有的家庭则因病致贫。
一项研究表明:城镇居民如果因慢病住院一次,至少花去人均收入的一半;农村居民至少花去人均收入的1.3倍。全国有慢病患者2.7亿人,他们的花费约占疾病总负担的七成。经测算,2010年我国疾病直接经济负担为2万亿元,相对于当年GDP的12%。其中,慢性疾病经济负担1.4万亿元。
近几年,不少地方出台了大病特殊救助政策,癌症、尿毒症等患者可以获得更高比例的报销额度。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的医保对大病慢病的保障不够有力。比如,医保强调覆盖住院治疗,没有覆盖门诊,但绝大多数慢病都是在门诊治疗,患者自付比例过高;慢病群体多是老人,不少人随子女在外地居住,但他们到参保地外的医院治疗,属于异地医保,报销比例很低,甚至没法报销。因此,大病慢病患者渴望医保的保障力度再大些。
医保就像一把伞。从全国大盘子来看,医保已覆盖95%的人群,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年人均筹资达到300元左右,两项参保人数约10.5亿,年保费收入达到3000亿元。如何把医保的钱花在刀刃上,花得更符合民意,成为百姓共同的期盼。
作为医保部门,怎样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大病慢病患者的需求呢?首先,要合理界定基本需求,只要是符合基本需求的慢病治疗项目和药品,都应该纳入医保,并进行联网结算,逐年提高报销比例;其次,启用约束机制,减少保费支出,如改变支付手段、建立谈判机制等;第三,注重制度衔接,形成多层次的“保护伞”,更好地为参保者遮风挡雨。
我国经济还不发达,医保水平较低,目前还做不到大病慢病免费治疗。但是,有关部门可以想办法,努力降低大病家庭的经济负担。例如,吉林省长春市医保部门通过“两头挤”的办法,通过协商谈判,挤出了厂商药品、耗材的水分,挤出了医院治疗费用的水分。结果,参保者一年只需自付三四百元,就可以享受一年的血透治疗。可见,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在于能否体恤百姓疾苦。
病有所医,是亿万家庭的梦想。愿凄美“爱情故事”少一些,愿“廖丹们”生活得更美好!(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