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文娱辣嘴

等待下一个莫言与时代同行

2012年10月12日 10:38:00  来源:西安晚报
字号:    

  瑞典文学院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家,有了一次美丽的拥抱,这当然是好事。但必须承认,莫言获奖相对于整个文学界的发展现状,又似乎有些尴尬。朱大可认为当下主流作家都处于衰退期,其实更准确地说,中国文学不可避免地在经历阵痛。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文学同样要面临转型社会的挑战,经济现代化与文学现代化往往并不同轨,国人们正忙着摆脱几千年来的贫穷宿命,追求物质更丰裕的生活,种种压力的叠加,又使得人们希望能获得更轻松的浅阅读,来消解肉体的疲劳。文学必须要在世俗化的社会需求与保持独立品格之间,寻求更多的平衡点。

  因此诸多文学人士对于莫言获奖,有宽慰更有期许,期许中国文学受此激励,能涌现出更多从现实中来、又高于现实的文学佳作,一个莫言肯定是不够的,更多有志于成为像莫言一样,着迷于文学精神世界并愿意终生遨游的青年,才可能铺就文学的康庄大道。

  这就有一个必须直面的命题:中国文学,此刻准备好了么?

  相信人们面对这样的命题时,内心不乏沉重。对文学的体悟,当然需要天赋,但对文学的热爱,却更多来自于潜移默化的培养,这需要追溯到中国的文学教育体制。

  摆放着语文教材的课桌前,坐着祖国的下一代。然而我们的课本,是否代表着中国文学的真善美,能否真正满足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近年来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

  或者下一学期的语文教材,会多几篇莫言的作品,然而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孩子们需要的文学,首先应当是自由奔放的开放思想场,让下一代在启蒙期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学,让他们在比较和感知中获得对文学的审美乐趣,小时候除了安徒生童话之外,还有郑渊洁、杨红樱的陪伴,慢慢长大了喜欢莫泊桑、契诃夫和欧·亨利,也和莫言、余华、王小波一路同行,诗歌、散文、纪实、科幻,应有尽有无所不容,这就是应该还给孩子们的文学青春,也是包括文学在内的素质教育破题所指。

  我们认为,这也许不是中国文学最好的时代,但也绝不是最坏的时代。作家们感慨于创作源泉的枯竭,恐怕更多还在于自身。滚滚红尘席卷之下,作家们也免不了凡人的七情六欲,也会有痛苦、焦虑、不安与失措,当然也会有坚韧、坦然、顿悟与抗争,能够走出来的就是伟大的作家。

  这其实也是所有国人所要面对的梦想与现实。庸常容易成为生活的主宰,为生存而奔波是大多数人必须承担的人生,但为心中保留思想的火花,对美好的向往,对纯真的坚守,就会让生活留下自我的烙印。

  不管有多少问题,中国还是要一路前行,而文学应始终在场。那些沿街叫卖的市井商贩们,那些脚步匆匆上下班的工薪阶层们,那些在地下数百米沉默挖掘的矿工们,构成了盛世繁华下的沧海点滴,这是中国文学不可忘却的记忆。太多物质以外的问题需要破解,太多人想获得更值得捍卫的权利,中国一直都在书写着独特的历史,这并非改革二字所能概括。而莫言和他的文学同伴们,依然在观测着所发生的一切,文学不是逃避而是深入,文人骨血和知识分子的担当并没有缺席,在合适的时刻将会有更多饱满的作品,我们坚信。

  在丰乳肥臀的大地母亲怀中,每个虔诚者都能获得最丰富的回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莫言用半个世纪的生活与思想,摆脱了曾被强加的时代檀香刑,这个曾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的家伙,写出了最真实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力量不是被强加赋予的,它来自于每个人对精神自我的返朴归真,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莫言,良心作证,我们终有一天会唱响属于自己的天堂蒜薹之歌。

[责任编辑:高斯斯]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