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锤下的收藏伦理

时间:2012-08-22 14:50   来源:人民网

  近日,主持人王刚被指在鉴宝节目中砸碎了多件珍贵文物。节目组称鉴定过程严谨,每件文物经3—5位专家鉴定,不可能砸错。1位文物鉴定专家兼藏家称,自己1件被砸的元青花瓷器是真品,会去牛津大学做鉴定。著名收藏家姚政称砸掉的“赝品”中不少是真品且不乏珍品。(8月19日,《广州日报》)

  盛世兴收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神州大地兴起了收藏热。鉴宝节目也风起云涌。然而,在90%以上高仿品以假乱真、专家“砖家”混淆不清的时代,文物真假注定硝烟弥漫,王刚主持的鉴宝节目以“一锤子买卖”更是拔得收视率头筹。

  某段时间,我曾经很认真地追看了这栏鉴宝节目。从藏家“签订生死文书”,捧出展品,到专家鉴定,到最后砸毁,都有一个过程,尤其是眼看着美妙绝伦的“宝物”即将被毁,主持人王刚都会再三询问藏家,是否反悔?反悔则可以保存,坚持就会化为乌有,而我看到的情况似乎都是坚持。紫金锤一声令下,宝物化为齑粉,观众或赞或弹,藏家脸色阴晴不定。这一切不确定因素都构成了该节目收视大热的主要噱头。

  所以,仅节目设计而言,“一锤子买卖”称得上别具一格,而每每节目中呼喊出的“去伪存真”的口号,既是此电视节目的特色,又极大地强化了电视效应。可以说,砸掉赝品是参加此节目的规则。规则制定之前,你可以提出不同看法,然规则一旦订立,就视同约定,就必须遵守。你不认同该规则,可以不参加该节目,甚至你认为节目组的专家鉴定有疑问,也可以选择保留自己的宝物,没有谁用枪逼着你去砸毁。那种只想利用节目获利,却不想遵守节目规则的行为,未免令人生发不好的联想。因此我很不理解报道中的那位陶瓷鉴定专家兼藏家,一边参加一边“不服”的作派。“护宝锤”与“砸宝锤”的变幻之间,凸显传统的收藏伦理已惨遭颠覆。

  笔者不是专家,无意偏袒何方,展品的真假和节目的改进也另当别论。但是收藏、研究古玩,是一个非常艰深非常复杂的行业。文物收藏是一个考验眼力和知识积淀的“活儿”, 懂行、懂货、懂道德的人很少。在物欲横流、鱼龙混杂的大背景下,收藏已然完全缺少文化的灵魂,过多地掺入功利色彩。于是就有买家要求“如假包换”、卖家制作造假地图等种种不堪之事发生。试想,当很多人不是真正喜爱、潜心收藏古玩,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发财”“淘金”的捷径,“民间藏品,耗资甚重,但珍品无几”既是目前收藏的现状,也是当下世相的真实写照。在各种欲望的纠结不止,各方利益的争夺之下,估计还有很多瞠目结舌的故事发生,而围绕王刚鉴宝节目产生的喧嚣,不过是各色收藏面具下的一个怪异的缩影而已。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