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卫视播出的《中国好声音》赢得好评如潮。这档大型音乐评论节目一鸣惊人的同时,也将浙江卫视推向了娱评关注的前沿,许多观众因为这种“好声音”的牵引,而对浙江卫视刮目相看。
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一路走来,眼下正逢“七年之痒”,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许多娱秀节目像饮了“迷魂汤”一般,昏昏然找不到方向,尤其“限娱令”一下,很多节目更是茫然不知所措。一时间,娱乐选秀节目在媒体眼里差不多成了“鸡肋”。笔者认为,《中国好声音》在泛滥于各大卫视的娱秀节目当中,是别开生面的,对于未来娱乐节目如何发展,也有很多启示。
首先,这档节目淡化了靠主持人哗众取宠的作用,也避免了主持人喧宾夺主的自鸣得意。创新的设置使主持人低调地退居幕后,他们的画外音顶多也只是节目流程的一个陪衬。没有了主持人和选手间无礼的挑衅,没有了无聊的调侃和“话痨”,这个舞台算是真正交还给了选手。
其次,这档节目将聚光灯的焦点真正对准了选手。选手登台无需像参加其它选秀节目那样,需要面对众评委犀利挑剔的目光,也就少了许多莫名的紧张,多了几分自信。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无需骄揉造作的华丽包装,只凭声音过招,也无需没完没了的PK环节和庞杂的游戏规则。
节目开场安排评委背对舞台,再不像别的选秀节目那样,让评委高高在上地俯视选手,即便在面对选手的环节也是平视的,他们只凭声音质量来决定取舍。
《中国好声音》走红并非偶然,虽然她也摆脱不了许多选秀节目的窼臼。比如,自主创新不够,但她在披着荷兰《THE VOIC OF HOLLAND》这一节目外衣的同时,也为节目注入了不少的中国元素。节目的精神内核中嫁接并渗透了大量的中国文化,譬如选手身世的告白、情感的倾诉、评委们道德的价值取向,等等。这些音乐之外附加元素的融和,强化了这档节目的砺志精神和道德力量。
中国音乐美学历来强调,好的音乐要始于心、形于声、成于器、归于道。《中国好声音》这种做法与中国文化的审美取向是一脉相承的。有声音质疑他们的这种做法是对节目的矫情伪饰,是对音乐本质的背离,这种挑剔未免有些霸道。笔者认为,只要选手的身世与经历是真实的,情感的倾诉是自然的,评委的道德取向是正确的,这种做法就无可厚非。
这档节目与其它选秀节目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颠覆了过去普遍推行的由评委和投票决定选手去留的模式,改为由选手与评委互定归宿的规则,剔除了层层PK的环节,这就规避了短信的猫腻和选票的黑洞,也消弥了幕后的潜规则,在选制上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那些优秀选手脱颖而出。
笔者认为,《中国好声音》的走红,为音乐选秀节目树立了新的标杆,她的走红也承载着观众对平民偶像发现、塑造途径的新期待,也是人们对商业化包装明星失去兴趣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