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团刚刚经历了奥运首日激荡人心的四金、历史突破和惊天逆转,然而,仅仅一天之后,争议和悬疑就出现在关键词排行榜的前列:在7月29日举行的女子举重53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周俊连续3次抓举95公斤杠铃均告失败,交出了中国女子举重队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张“白卷”,以让人吃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带有争议的奥运之旅。而在周俊之前的13名选手一共获得12金1银。(7月30日中国广播网)
本来嘛,奥运赛场如战场,胜负乃平常之事。只要过程规则公平公正,没有兴奋剂“给力”,没有黑哨“助威”,运动员人人赛出风格、赛出水平,那么就算成绩不够理想,哪怕倒数第一甚至交了“白卷”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只要是比赛总有第一、最后,这也就是为何每到体育比赛我们总能听到“参与第一、成绩第二”这一口号的原因。然而,人员选拔过程的种种争议、黑幕却让周俊的“白卷”显得如此扎眼。换言之,观众的不满与其说是针对“白卷”本身的,毋宁说是指向其背后那个充斥着利益纠葛和地方博弈的奥运选拔制度。
根据报道,最好成绩仅为亚锦赛铜牌的周俊之所以能够“直升”奥运会,并非凭借超人一等的实力,而是湖南、湖北以及体总博弈平衡的“结果”——因为湖南老将王明娟顶替了湖北天才田源参加48公斤级比赛,作为“补偿”,只有一次国际比赛经验的周俊“取代”了实力不俗但籍贯为湖南的李萍,尽管后者在与此次冠军祖尔菲娅的交手中保持全胜。对此我们不禁要问:这难道就是“举国体制”所标榜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吗?
事实上,这种出于地域平衡目的的选手“选拔”、“调整”并非个例,在乒乓球、羽毛球、举重等传统优势体育领域都曾爆出过各种“让”金牌、“让”名次的丑闻。这次顶替田源并勇夺举重首金的王明娟就曾两度遭此“潜规则”,苦等8年方才圆了奥运金牌梦。而另外一些运动员则由于不满此“道”,愤而远走他乡,代表他国披挂出征奥运。应该说,这种做法不仅对被替代运动员是一种情感伤害,对“幸运”入选者也未必都是好事——这从周俊的遭际中便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它玷污了体育的价值和奥林匹克的精神。
体育比赛之所以存在,其价值在于实现人类的自我突破,但当“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让位于体育官员的政绩考量,当纯粹的竞技比赛沾染上省市平衡、补偿照顾等复杂的外部因素,这种突破便套上了“选择性”的锁链,体育之美因而黯然失色。从某种意义上讲,“白卷”与黑幕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这黑白转换之间,泯灭的体育价值、沦丧的奥运精神、以及“举国体制”和体育政绩的种种肮脏丑陋,无一例外地在周俊这张白纸上投射下重重阴影。(王垚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