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台湾新电影运动发起30周年。正是30年前的那场运动,革新了台湾电影的创作理念和制作方式,为台湾电影开辟了关注现实、关注人文的新道路,同时也推高了华语电影的荣誉。
作为“台湾新电影双子”之一的台湾导演侯孝贤,其在新电影运动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正是他执导的《在那河畔青草青》开启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序幕,也正是他执导的《悲情城市》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从而填补了华语电影的空白,为华语电影在世界影坛争得一席之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国产电影正遭受好莱坞大片冲击、陷入低落困境的当下,重新审视侯孝贤的电影作品及其创作理念,或许会给内地电影人带来些许启迪和借鉴。因此,中国电影资料馆、杭州市品牌办公室等单位日前先后在杭州和北京举办侯孝贤电影学术研讨活动,通过学术研讨,不仅希望总结出以侯孝贤电影为代表的台湾新电影的创作规律,也希冀为国产电影找到一条破解困境之路。
写实风格:开启新电影运动浪潮
“侯孝贤电影的特点可整体概括为写实,即贴近民众生活,大量采用台湾本土的文学创作,剖析真实社会现象;创作着眼于生活周遭,重视民众和个人的成长经历,冷峻克制地剖析每个时代人们所经历的阵痛。”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这样总结侯孝贤电影的特点。
正如美国电影理论家李·R·波布克在其著作《电影的元素》中所述:“当代最有影响的电影艺术家是根据自己的哲学和兴趣来摄制影片的……总体来看,他们每个人在素材、主题的选择上都显示出某种一贯性。”侯孝贤的电影主题一部分跟个人成长与个人体验有关,主要思考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如《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一部分是对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对比;还有一部分重在重构族群对于历史的记忆,如《悲情城市》。
“不管涉及哪个主题,侯孝贤的电影都坚守感知真切生活和原生态呈现的情感生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这样理解侯孝贤电影的写实风格。在他看来,侯孝贤的电影表面平实无华,内里世界却流荡着炽热感情,其最根本的正是人生性,即在贴近人生、不舍个体独特体验、包容人的精神情态展现上去把握生活。就像生活的呈现一样,侯孝贤电影对生活展示刻度的保持就是生活自然延续的流程,对生活奥秘的定位就是人的生老病死,生活影像的趣味就是框在镜中的人的自在和悲鸣的流露。“简言之,无论是坚持台湾方言的氛围、孩子们粗粝的口语、家庭生活的固定镜头记录,都证明了侯孝贤电影的‘写实性’——即影像还原真实之下的创作认知生活的真实。”周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