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撰文,希望书画界的同行们“以天下为重”,细想之,又觉得全国这么多书画家,不可能都“以天下为重”,但是,一些有才华有前途的书画家们确实被一些小事、俗事、身外事拖累着,颇为令人惋惜。要解决这个问题,窃以为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传统的路数:文人意气。
当然,文人意气也有天下事的元素,或者说,孔子的浩叹、庄子的逍遥、屈原的投江、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都与其政治抱负不遂有关,但他们的千古文采却得益于他们撞南墙而回望的文人意气。因为文人意气而与上不通、与人不和、与家不顺,造成其政治理想伟大、政治成就渺小的悲剧,由此而产生的巨大悲情却出人意料地激发了奇异的想象力,产生了瑰丽的艺术品,引发了不绝的或大或小的共鸣。其实,包括上述千古名流在内,许多人是仅有治国方略,却非治国之材,在文学艺术家中,许多人连生活自理的能力都缺乏。他们可以关心国家大事,但不一定要把自己当作总理;他们可以关心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但不一定要把自己当成部长;他们可以关心文学艺术的繁荣,但不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什么主席。当了协会的头头可以提高身价与画价,这是事实,但是,当了协会的头头可是要为大家服务的,是有许多你不一定喜欢的应酬的,所以,对于多数人来说,放下自己不能实现的远大社会理想与政治抱负,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文学艺术家,恐怕是明智之举。布衣终身的齐白石不是名满天下吗?!所以,我们不妨文人意气地来一句自我解嘲: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在当代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物质生活从相当贫乏向相对富庶的转化当口,文学艺术家们有靠艺术劳动致富的念头是正常的,但是,当行走在致富大道上的时候,大家却发现:有的人已经绝尘而去,远远地走在前头。一打听,原来人家多少年前已经敏锐发现并大胆落实着致富诀窍:“外靠奸商,内靠官僚”。这双靠的内涵则是名声的炒作、价格的炒作。可是,这诀窍已经在文学艺术界传达了许多年,因此而炒作出来的“名家”怎么就是那几位呢?看来,知道诀窍是一码事,把诀窍变为实际行动,化为金钱玉帛,又是另外一码事,那需要有特殊的才能,最少要会经营自己。许多的文学艺术家懂得构思,懂得构图,懂得谋篇布局,懂得起承转合,却不懂得怎么与人打交道,不懂得怎么炒作自己,甚至连让他人了解自己的能耐都缺乏。所以,我们不妨文人意气地来一句自找门径:闲来画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不做官了,不耍奸了,安心画室,却还是画不出自己想要的画来,还是跟在时尚、时俗后面,还是跟在古人、他人后面,何以如此,原因可能很多,文人意气缺乏可能是其中之一。所谓文人意气,前提是你这个人得有文化、且创造文化,然后你得有一股骨气、有一股清气、有一股戾气。有骨气可以遇公侯而不惧,遇暴力而不倔,保持一个文学艺术家的独立人格。有清气而不从世俗,不从流俗,不从庸俗,保持一个文学艺术家的高贵品格。从医学的角度看,戾则乖张、偏执;从艺术的角度看,有戾气而不自伤,则可以突破现存的格局,开辟新的领域。因骨气而保持清醒的思考能力,对社会、历史、未来,有文学艺术家自己的深刻的认识与表达。因清气而拥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以及对于主题、题材、语言选择与表达的脱颖而出、高出一筹。因戾气而不人云亦云,而别出心裁,而别出一格,创造出真正的有价值的新意。因此,我们不妨文人意气地来一句自我督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文人意气是古代文人解决与处理一切问题的最终手段,也常常是最佳手段,最少你可以因此而得到社会的谅解与理解。但是,文人意气可不能解释为:一切可以意气了事的。一个文学艺术家要想自己心爱的田野摇曳着姹紫嫣红,得花费一辈子的心血耕耘,其中的不二法门,则是手不释卷。(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