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小姐中国大赛重庆赛区前三甲获奖照片引众多网友围观,称外形不够靓丽,达不到重庆美女的平均水平。赛事组委会称比赛没有黑幕和潜规则,公平公正。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评委称,评选时受到压力,三强结果并非我们评出来的,对该结果也相当失望。(7月11日《重庆晨报》)
有一句成语叫“众口难调”,许多“选美比赛”的浓浓商业化运作气息,似乎也从“娘胎”里就注定了它的评选结果只能相对公平。重庆“国际小姐”前三强照片引发的质疑,当然可说是网友或公众对一项社会活动的直抒己见,但若抛开某些习惯性的“思维定势”,我倒觉得:“非常规美女”的问鼎三甲,未必不是一种“选美”亮点。
何谓“美女”,如何“选美”?近些年来此起彼伏的相关赛事,俨然已经约定俗成了一种“成熟套路”——外貌身材的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必是角逐桂冠的第一“硬件”。所以,在有些“选美”活动中,倘若发现有“基础条件”不佳者能够位列三甲,外界往往少有不拿“潜规暗箱”说事的。而如今,重庆“国际小姐”的整体“美观程度”,都让一些看客大感“出乎意料”,由此引来围观热议,也便更显理所当然了。
问题是,假如纯粹就事论事,“非常规美女”为何就不能问鼎三甲呢?现实语境中,人们几乎少有不认同“人不可貌相”的古训;特别是对于职场中那些以貌取人的招聘歧视,公众向来都不会吝啬自己的仗义直言。那么,既然我们一直都坚信于“心灵美”远远重于“外表美”,为什么到了“选美比赛”这种场合和事情,就非得固执己见地“重表轻里”,一看到“非常规美女”的登顶折桂,就情不自禁地老大不舒服起来了呢?
我以为,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真的不应心口不一和叶公好龙。拿如今习以为常、屡见不鲜的“选美”活动来说,其实确已到了该去逐渐适应“非常规美女”的时候了。因为,只有这样的“选美结果”越来越多,公众对“美”的理解与认识,才能越来越显其思想和视角的多元;也只有“非常规美女”的大展风采,更多的“姿色平庸”者,才越有信心去求索和展示“真正的美丽”。事实上,近些年来,举办历史悠久的“香港小姐”评选活动,经常出现“非常规美女”笑到最后,也正说明了“选美不应选张皮”的观念转变。
当然,重庆“国际小姐”的评比结果出来后,还是传出了“评委受到压力”的悬疑。但这并不等于说,“非常规美女”的问鼎三甲,就必然是“小动作”太多,或是“潜规则”使然。人们当然期待于,每一场“选美比赛”的主办者,都能够用最大的透明来廓清疑虑。却也需要不断走出“思维巢穴”,开阔自身“发现美女”的全新视野。与人与己,乃至与社会进步而言,这种改变都是益处多多的。(司马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