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剧院是奥斯卡奖的颁奖地,今年可能是最后一次在此颁奖。
在美国,对于像笔者这样的文字记者来说,一般场合只需休闲装束,而采访正式活动或高端人士时,偶尔也要西装革履。不过,有一个场合即使西服笔挺,仍会显得随便,那就是奥斯卡的颁奖典礼。按照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简称:影艺学院)要求,所有进入奥斯卡颁奖采访区的记者,都应身着燕尾服,或者晚礼服。
每当到了洛杉矶颁奖季的压轴节目,不用看曳地长裙在红地毯上甩起的涟漪,也不用看明星手中熠熠生辉的小金人,单是身边一个个如同参加古典舞会的记者同行,就足以让人嗅出奥斯卡那难以言说的特有味道。初到洛杉矶常驻之时,笔者曾把这股未曾见识过的味道品读为影视圈特有的奢华,但随着日子渐久、了解渐多,才发觉影艺学院对着装要求一丝不苟,其实是在固守一种所谓学院式的评奖理念。
没有这种理念,也许就没有奥斯卡80多年一路走来的声誉和影响。这种理念成就了奥斯卡,也为它招来许多非议。
积淀八十年——
小金人声名远播
上世纪20年代末,好莱坞电影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了对取得一定成就的电影进行鼓励,1927年成立的美国电影业会员组织——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决定创设“学院奖”。不久,在米高梅电影公司艺术总监塞德里克·吉本斯的手中,诞生了让“学院奖”声名远播的著名奖杯——一个手执宝剑,挺立在电影胶片卷轴上的骑士。虽然这个被人唤做“奥斯卡”的小金人的得名说法不一,但在上世纪30年代初,奥斯卡的大名已在美国家喻户晓。
1929年5月16日,首届“学院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的好莱坞罗斯福酒店举行。此后,每年一届的奥斯卡颁奖从未间断,今年2月26日举行的颁奖典礼已是第八十四届。
80多年的岁月,足以把呱呱坠地的婴儿变成白发苍苍的老者,但奥斯卡评委们的欣赏口味一直没有改变。几十年来,奥斯卡在评奖时始终倾向于表现英雄或高尚主题,在拍摄手法上又能展现宏阔视觉冲击力的影片,而所有牵涉到敏感话题的影片一律不受青睐。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近年来的《指环王》、《断背山》、《社交网络》大受票房和舆论推崇,却都与小金人失之交臂。评论人士认为,这些落选影片的主题或者不够主流,或者过于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