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83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1.3%的人觉得当前国产儿童电影少,51.2%的人直言国产儿童电影整体质量差。(6月28日《中国青年报》)
我国有2.3亿少年儿童,并拥有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照理来说,即使专拍儿童片也会大有作为。但遗憾的是,这些年,在国产电影数量和票房都在井喷的大环境下,国产儿童片市场却急剧萎缩。近年来国产儿童片虽然每年保持着50部以上的产量,但它们大多无法与观众见面,即使那些能够进入院线公映的影片,也往往因为推广乏力、质量不高而成为影院“一日游”的典型。
“没有票房、无处放映”似乎是当下国产儿童片的最大困局。据光明日报报道,在某儿童电影看片会上,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江平反复叮嘱媒体,千万不要提这部电影是儿童片,否则,发行就更难了。
然而,就在我们的电影人抱怨儿童片生存环境差、不受院线待见的时候,近年来,从《海底总动员》到《哈里波特》、《功夫熊猫》等,国外电影却屡屡攻城略地,抢占国内儿童市场高地。今年的“六一”档期,10部新片同时上映,拥挤程度堪比贺岁档。最终,改编自经典童话的好莱坞魔幻喜剧《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以首周末(三天)约3000万元票房位居榜首。国产儿童影片虽然扎堆上映,但无论在关注度还是票房上,都难免沦为“炮灰”的命运。
其实,这些年我国对于儿童电影的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除了政府采购,国家广电总局每年拿出2000万元扶持创作儿童题材的故事影片;每年拿出500万元,重点扶持动画影片的创作。作为全国电影四大奖之一,我国还专门为儿童电影设立了奖项——“童牛奖”。据说这种奖项的设立,连一些国外导演都羡慕不已。
纵观那些备受中国小朋友喜欢的进口大片,除了高科技元素、叙事能力,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剧情轻松而不说教,不仅适合儿童看,对成年人也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与此相对照的是,多次相关调查显示,故事性差、趣味性差、人文色彩淡薄、老少不能“咸宜”,成了中国儿童电影的通病。说到底,质量差、不吸引人,才是国产儿童片难受待见的最主要原因。
其实,中国儿童片也曾有过辉煌的时候。制作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曾经影响过几代国人。几年前,有人将这部老片的视频发到了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网上,竟得到老外们高度的评价,不少人甚至用“华丽奇异”、“伟大的纪念品”、“令人惊叹的文化作品”来表达对这部影片的敬意。(2011年8月9日新华网)2011年,上影集团与美国好莱坞特艺集团合作,再次将这一经典用3D的形式搬上大银幕,不仅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和版权收入,也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最高荣誉奖“版权金奖”。
《大闹天宫》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精心地运用中国传统艺术手法,讲述了一个中国的故事,这对于一味仿日学美、迷失自我的国产动画片,以及一哄而上学好莱坞的中国电影来说,不啻为一种讥讽与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