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辽宁游泳小将李哲思涉嫌服用违禁药物,再一次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中国游泳项目最近二十几年来收获的荣誉和遭受的耻辱。
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中国游泳项目有过几次短暂的“光荣绽放”。耐人寻味的是,每当中国游泳在大赛上大规模摘金掠银之后,必然要经历一次国际兴奋剂检测机构的“特别关照”。而在这种突如其来的兴奋剂检测中,每每会有成批量的中国泳将“应声落马”。
个别中国泳将的违禁之举,一度令中国体育为之蒙羞。在成绩冒一冒、别人查一查的反复与纠结中,中国游泳顽强前行。尽管始终摘不掉弱势项目的帽子、尽管始终不乏服用违禁药物事件搅局,但中国游泳人还是在十几年时间里用切实努力为自身正名。
备战伦敦奥运会,中国游泳形势看好。恰在此时,曾获全运会、亚运会、世锦赛游泳冠军的17岁小将李哲思爆出涉嫌服用违禁药物丑闻,实在令人难以平静。其一,如果李哲思涉嫌服用违禁药物最终得到证实,一棵好苗子将注定就此黯然退出泳坛;其二,中国游泳历时十几年努力争来不错的名声,李哲思涉嫌服用违禁药物事件很可能再次将中国游泳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服用违禁药物问题上,中国游泳教训深刻。杜绝兴奋剂,确保泳池“干净”,堪称中国游泳界最重要的任务。即便如此,李哲思涉嫌服用违禁药物事件依然发生,中国游泳界的反兴奋剂形势的确令人感到担忧。
应当明确的是,中国游泳的确需要伦敦奥运会上的好成绩提振士气,但要成绩的同时一定要把反兴奋剂工作做得更加丝丝入扣。中国游泳的真正崛起,靠的一定是科学训练、厚积薄发,而状态忽左忽右、成绩忽高忽低的泳坛“流星”尤其需要严加防范。
在兴奋剂问题上,中国游泳吃过苦头、走过弯路,今后再也经不起兴奋剂的羞辱和折腾了。而中国游泳项目要想真正杜绝兴奋剂,恐怕单凭加大检测力度还不够,打破围绕金牌的利益链条也应及早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