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片在与戛纳背道而驰

时间:2012-05-30 10:17   来源:辽沈晚报

  戛纳电影节终于在昨日凌晨闭幕,今年戛纳颁奖结果,争议颇多,但这个争议却完全与华语电影无关。

  有这样一个现象,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格外引国内媒体的关注,不仅是电影节本身。在戛纳电影节期间,不少没到戛纳前线的电影记者们都嚷嚷着国内没有电影新闻可做,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当然就是华语影人都跑到戛纳凑热闹去了,而且阵势相当大。

  华语片游走在竞赛之外,华语影人却遍布戛纳的各种红毯,加上国内电影市场华语片正在遭受进口大片打压的背景,公众对华语片和影人在戛纳争抢曝光率的争议达到顶峰。

  这个世界电影的艺术殿堂,在看似走近我们的同时,在以电影为基础的本质上,却和我们渐行渐远。

  越来越近——

  公众认知度越来越高

  欧洲三大电影节,对国内公众来讲,认知度越来越高。最近几年,尤其是戛纳电影节,这种关注没有随着华语片在竞赛上的失语而减弱,反而越来越强。这也体现出了世界电影的融合,中国观众开始对世界各地艺术电影的关注和接受。

  很多门户网站针对电影节的专题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丰满。不仅局限在华语影人和电影的新闻上,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艺术电影,报道渐多,电影展映部分也会拿出大篇幅报道,对纯艺术电影进行点评与解析。

  这证明,在公众的角度上,国内观众对于艺术电影并不是完全的排斥和陌生,此种现象对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推动。

  华语片营销越做越精

  公众对戛纳的认知度高,最明显的是因为华语片大规模在戛纳卖片营销。尽管被排斥在主竞赛单元之外,但不少华语片依旧厚着脸皮跑到戛纳上卖片。随着卖片经验的丰富,华语片在戛纳的营销也形成了自己的套路。

  首先从小规模单打独斗演变成了成批推销。大的电影公司会集中在戛纳搞晚会,将自己本年度的重点电影,打包推销出去。这些比较大的制作,实际上并没有太新或者太劲爆的消息发出,只不过借用戛纳这个国际平台的推销成本不是太过昂贵,效果却可能要好于在国内随随便便开个发布会。除了大公司的大制作,另外一类推销电影的就是基本没有市场的小成本,比如《查无此人》等电影,也都借着戛纳名气搏一搏。反正山高皇帝远,发回国内的新闻,想怎么吹都可以。

  华语片在戛纳的营销越做越精。典型的就是姜文的新片在戛纳公布计划。说是新片,其实只有概念而已,姜文此举背后颇多说道,拉投资和为海外卖片打基础,都是目的。

  明星秀越来越不屑

  除了电影宣传本身,华人明星们也将戛纳视为一个大秀场。从最早之前的参赛参展影片主演到戛纳亮相走红毯,之后是品牌代言人也到戛纳走秀,现在已经发展到无关的人也可以想来就来。除了参展参赛影片的主创,像杨幂这种和戛纳不搭界的明星,也想露脸一把。借着《画皮2》的宣传,顺势上了红地毯。

  和明星们的热情高涨相比,是公众对红毯真相的揭露,对走秀套路的不屑。观众不再天真地认为走上戛纳红毯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红毯上各种吐槽成为他们的消遣,谁的英文不好,谁被赶来赶去,谁根本没有知名度,走上红毯不再成为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观众开始怀念从前,怀念哥哥和巩俐的风华年代。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