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舌尖上的中国》的画卷从这一段简练的白描展开,瞬间把观众带到了可以俯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华夏大地的云端,让每一个人都心怀期许地迎接这一次饕餮华丽的美食与文化之旅。
在1988年的大型纪录片《河殇》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似乎没有什么纪录型的电视作品能再带给社会如此广泛的震撼了。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是我国近年来最成功的纪录作品之一。它通过一道道天赐般,集天精、聚地华的美食,挑动着每一位观众的舌尖,在给予人们的视觉享受的同时,更以真切浓郁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位观众的心。
《舌尖上的中国》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即便在开播当日,陈晓卿导演也只是在微博上低调地说,如果大家晚上没事可以去看看,因为“不难看”。它也不在电视节目的黄金档频频闪现,更没有任何明星的抛头露面,少了这些博收视的“利器”与“法宝”,为何它能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瞬间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之题,到底是什么让老饕们欲罢不能地享受这种来自午夜的“煎熬”呢?
从选题上来看,关于美食的纪录片我国的产出较少。在当今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后,我国的民生议题,一部分已经脱离了“基本生存”,从而上升到了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状态上。由此,大众对食品的关注也愈发密切。《舌尖上的中国》正是迎合了国情所向,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以食为天”的视觉盛宴,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在节目的结构安排上,《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叙述式拍摄方法。在传统的纪录片中,常常是大段的平铺直叙,尽管恪守了纪录片最基本的“真实性”,却给观众带来了较为枯燥的观影过程。《舌尖上的中国》在每一段菜肴介绍的过程中,都结合了当地居民从采集、运输、加工到成品的完整过程,以真实的人物为线索,把复杂的工艺转化为了一个个娓娓道来的生动故事,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另一方面,在制作技术上,《舌尖上的中国》运用了微距拍摄等诸多先进技术,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共在国内拍摄60个地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全方位地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
在观影过程中,观众们不仅对剧中的美食生津不止,更是被纪录片中一位位纯朴的劳动者所感动,被中华民族瑰丽的文明所震撼。
当我们已经对电视中各类华丽的饮食节目无动于衷之时,我们逐渐发现食物在完成了“果腹”和“美味”的两项功能后,似乎少了一些元素。现在,我们看到了每一份精美食材背后蕴含着的,是劳动者们的辛勤与坚韧,正如导演陈晓卿所说的,“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当我们能够在美食美味的同时,发觉一丝感动,对劳动者产生一抹敬意,我们就会知道,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品尝佳肴的过程。
所以,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抓住了电视机前观众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说正在悄悄地唤起每一位观众心中的文化热忱。
无独有偶,今年一本名为《江城》的书一直高居了各大书店的销售榜首。《江城》所展现的是一位美国支教志愿者眼中90年代的中国涪陵,作者一面叙述着朴实的日常生活,一面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小心地揭开一座小城市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的神秘面纱。
在逐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今天,《舌尖上的中国》、《江城》这类作品的成功,实则是为我们弘扬民族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丝绸之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提及文化并非一定要鸿篇巨制,以温馨细腻的角度来阐释真诚,试着让壮阔的文化变为涓涓细流,从每一个颗心底发源,更能滋润人们的心田。
我们感谢壮美山河给予我们如琉璃般闪耀的自然之赐,感谢源远流长的伟大文明给我们如此浑厚的文化积淀,当然,更要感谢《舌尖上的中国》,正是陈晓卿和他的团队把中华千年文化的画卷缓缓拉开,用朴素的“烹饪方式”为我们奉上了一桌以“最高端食材”制成的佳宴。如果说深夜观看《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折磨,那就让这样的“折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