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用味觉品味中国人的生活价值观

时间:2012-05-18 10:59   来源:国际在线

《舌尖上的中国》人·食·生活

  2012年5月14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登陆央视一套晚间档,这是一部记录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为主的纪录片,然而与传统纪录片不同的是,光影之间,除去视觉的饕餮盛宴,和谐成为贯穿影片的主线情感。

  在开播之前,对于这套纪录片已有耳闻,然而更多的是对其“吃货圣经”的联想,吃什么?去哪儿吃?怎么吃?一系列的猜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影片的基本格调,抱着这种“借问酒家何处有”的态度守在电视机前,收获的却不只是“杏花村”而是一片令人感动的“桃花源”。

  与传统的美食节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国》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大范围的跳动,地域与地域之间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材料与材料之间的不同,中间穿插这一个个真实饱满的小故事,从架构上摆脱了传统国产纪录片说教科普的套路,通过镜头直接的吸引观众对于饮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与关注。

  吃·做·传承

  作为一部以饮食文化为出发点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主观上并没有跳出“吃”这个传统概念,然而分类上却更具备包容性。拓宽思路,打破以往饮食类节目、影片的区域菜系式的划分,转而从不同的文化起点入手,目前已播放的三集中,分别使用了,食材采集、主食差异、加工演变等主题,让每一集的涵盖领域更为广阔,从查干湖捕鱼到南海渔夫,从山东烙饼到新疆烤馕,从卤水豆腐到过桥米线,宏观的领域跨度更能体现出广阔国土上饮食文化的差异和共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恐怕是很多国人幼年教育中最重要的一句古诗。而《舌尖上的中国》开篇第一集,就是从食材的采集入手,一定程度上所体现出平时看似简单的竹笋、莲藕、江鱼等基本食材背后采集者艰辛的一面。这个出发点与几代人所继承下来的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舌尖上的中国》其实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传统、传承、劳动、收获,艰辛之余也包含着一种警醒。工手挖掘莲藕、2小时采集时限竹笋、一公里一个的松茸,和仅剩下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在“吃”主题不变的前提下,生活的艰辛和传统的消亡成为隐含在背后的一种危机感,此刻“舌尖”犹如“刀尖”一般刺激着观众对食物和饮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

  另外一个层面上《舌尖上的中国》将饮食文化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受到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影片中所描写的“食物”并不仅仅是果腹基础欲望的代表,从文化起步逐渐的晋升到一种精神高度,五谷的排序、地域的影响、宗教的变迁,食物成为见证中华千年文明演变的重要一环。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