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音上的青春梦

时间:2012-05-03 09:37   来源:人民日报

  尽管今天已经不再是巴赫或者贝多芬的时代,但严肃音乐仍然不可能缺席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不要说莫扎特、贝多芬这些少年成名的天才作曲家了,即使在西方音乐舶来不过一个世纪的中国,那些被历史铭记的作品中,同样有不少是出自“青年之手”——冼星海在33岁时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何占豪、陈钢创作《梁祝》时,正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吕其明创作《红旗颂》时,不过35岁。

  据不完全统计,仅从2008年到2011年,全国共有2100多名作曲专业学生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由此推算,以70后、80后为主体的青年作曲群体总数可观。今天青年作曲人面临的时代条件,要远远优越于过去,但是,为何今天的音乐会曲目里仍然难寻青年作曲家的作品?青年作曲人有着怎样的艺术追求?他们是否另有难言的苦衷?

  初露峥嵘

  与国外几乎站在同一平台

  “当前的交响乐创作,堪称百花齐放。”知名指挥家陈佐湟说。过去的作曲技法、风格主要体现为中国风格或者东欧音乐的痕迹;而今,青年一代作曲人视野更为开阔,他们广泛汲取世界各种流派的养分,“与国外几乎站在同一个平台”。

  的确,随着社会开放程度与国际交流的扩大,交响乐这一舶来艺术已愈加焕发东方神采。越来越多的中国作曲家着力于用西方音乐语言描绘中国气象、诉说中国故事,越来越多的中国作曲家赢得世界尊重。一些70后、80后的青年作曲家也初露峥嵘。

  “中央音乐学院的郝维亚、上海音乐学院的陈牧声和武汉音乐学院的赵曦,可视为70后作曲家中的佼佼者”。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贾国平列举说,郝维亚创作的歌剧《山村女教师》、陈牧声的交响诗《牡丹园之梦》和赵曦为三位打击乐手而作的《金木》,不仅获得了多项国内外殊荣,而且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当然,70后作曲家远不止这三位。比如,同样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的邹航,曾在1997年以《十八罗汉》在荷兰举办的国际作曲大赛中获奖,成为该奖项年纪最小的获奖者。曾在不满20岁时,连获瑞士国际音乐电影节大奖和美国欧柏林作曲一等奖的黄若,其在2003年举办的音乐会获得《纽约时报》“全美年度十大音乐盛事”之一的不吝赞美。 

  “80后作曲群体在数量上,比60后、70后涌现更多的人才。”贾国平认为,这与音乐教育的发展以及上世纪90年代之后愈加频繁的国际交流相关。目前就读德国弗莱堡音乐学院的杨琳,是“德国西门子音乐支持奖”年龄最小的获奖者。而在历史上,卡拉杨、伯恩斯坦、拉亨曼等享誉世界的音乐家,都曾荣膺西门子音乐奖终身成就奖。1988年出生的李劭晟,其中学时期的作品就获得美国芝加哥国际作曲比赛青年组第一名,等等。

  如今,究竟有多少青年作曲人活跃在创作一线?很难找到确切的统计。经过音乐学院作曲专业训练之后,他们一般的出路有:在国内或者国外继续深造;加入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队伍;从事其他工作等。不论何种路径,单纯从事严肃音乐的创作,对于青年作曲人来说恐怕还是理想。一位青年作曲人坦言:自己每年有一半时间写喜欢的音乐,另一半时间只好写能养活自己的音乐。

编辑:于斯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