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又是一年的“世界读书日”。自从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这一活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名言向我们展现了书籍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书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们了解历史、联通世界、展现思维的最佳工具。
通过饱读二十四史,我们回顾了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了解了祖先曾经创造的灿烂文化;通过阅读《徐霞客游记》,我们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通过品味四书五经,我们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启发了人生哲理的思考。无论何时,书籍传播着人类的知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读书的观念似乎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读书的目的变了。
既不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也少见纯粹被吸引的废寝忘食,而是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和世俗化:为了升学,为了考试,为了追逐潮流。一时间,读书被赋予了太多它所无法承担的东西。读书的内容变了,方式变了。各类成功学、养生学的图书愈发畅销,各类“大师”层出不穷;网络的兴起对传统的图书带来了极大冲击,更多的人为此放弃了拿起厚重的图书的习惯……
其实,读书不为“黄金屋”,读书不为“颜如玉”,读书只是为了追求心灵的自由,追求人生的完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给心灵留出阅读的空间,就应让读书真正回到读书的本义上去。
在一个温暖的黄昏,默默地捧着一本书斜倚在书架旁,让精神在自由的原野上驰骋,这或许才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