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三成的海外观众对中国电影不了解,他们最喜欢的导演是李安、王家卫和张艺谋;最受欢迎的中国电影类型是动作冒险和功夫片……
2月22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在北京公布的2011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电影目前在国际上传播乏力、影响非常有限。
据悉,这是国内首次面向外国观众进行的关于中国电影的调研。调研共发放问卷1450份,有效回收1308份,覆盖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旨在深入了解中国电影文化和价值观在国际传播的现实状况。
调研发现,55.1%的海外观众通过录像带、DVD观看中国电影,成为首选,选择电影院的人只有32.2%。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认为,中国电影在国外影院的“能见度”较低,决定了国外观众大多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观看,延缓了中国电影的国际产业化步伐。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共有55部中国电影销往22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只有20.46亿元,这一成绩相比2010年的35.17亿元,同比下降40%。
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在网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近两年华语片在东南亚、日韩等的票房均有下滑。在北美市场,华语片的表现更是与美国片在中国的表现形成巨大反差。
“作为‘软实力’重要象征的电影文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曾坦言。
去年柏林电影节时,多部华语小成本电影都在海外发行权上表现不俗,其中《熊猫总动员》更是卖出了700万美元的高价。然而,从今年柏林电影节的现场情况来看,除了《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等几部大片以外,绝大部分国产电影展台都乏人问津。
2011华语片海外市场缘何缩水?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海外买家尤其是欧洲买家挑选华语影片时出手谨慎。有海外片商直言,现在中国的电影比起10年前质量上差了不少,“在挑选影片时,质量永远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一部电影有再强大的演员阵容、再好的镜头表现力,如果没有完整的故事和过硬的质量,也很难在电影市场上有所作为。”
类型的单一化被认为是华语影片难在国际市场上大卖的一个原因。近年来的中国电影市场,遍地都是全球首映、全球发行、全球票房,言必称“全球”,“走出去”的步子看似迈得很大,可几圈遛下来还是徘徊在家门口。究其原因,和近些年商业大片的运作模式被不断地复制,同一类型、题材的电影资源遭遇过度开掘不无关系。《卧虎藏龙》之前,中国人以为外国人看不懂武侠电影,《卧虎藏龙》之后,奥斯卡申报之路又一度被武侠电影“塞车”。
中国电影片面地以“冲奥”为标准的创作倾向同样让人担忧。事实上,“亚洲的面貌,好莱坞的口味,整体制作风格、手法好莱坞化”的状况,“老外”们并不买账。“因为观众们真正想看到的,是一部能反映中国文化的独特电影,而不是一部抄袭好莱坞大片或者是浪漫喜剧的凑数之作。”多次参与国际三大电影节的西班牙记者卡洛斯·伊洛扎表示。
作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我们的电影在国际上为什么难有一席之地?
对此,童刚指出,中国电影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能力还比较有限,既带有强烈民族特色,又符合世界各国观众审美口味的影片还不多,覆盖全球的电影发行网络体系建设还只是处于摸索阶段,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能力与营销观念相对落后,这些都成为电影“走出去”的制约和障碍。
在电影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喜欢耍酷玩炫,喜欢用感官刺激取代故事原创力。但从本次调研来看,近一半的外国观众表示故事是他们选择中国电影的重要因素。不过,目前海外观众通过电影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总的来看还较为传统,50.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最常表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而多数海外观众表示,希望看到更多具有时代感、反映现代社会都市文化题材的中国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认为,当下中国电影还缺乏一种与国外观众对话的价值观。文化自信与文化尊严密切相关,中国电影还是应该多在提高原创力和吸收民族文化营养上多下功夫。
“电影交流的意义就在于互相讲故事,传播各自的世界观,了解对方的内心,从而达到情感和文化的沟通。”沃尔特·迪斯尼公司执行副总裁杰森·里德表示,中国电影要走出去,在一个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全球化的传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实现人类价值的中国表达和东方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