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没读的作品如何获奖

时间:2011-08-23 13:47   来源:羊城晚报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5部获奖作品日前公布,其中票数最高的《你在高原》引发了最大的争议。有人称:“全中国看过这部400多万字书的只一个人:责编。”本届茅奖评委盛子潮回应称:“至少有十几个评委通读过,大多数评委看过四五部(该书共10册)。”(据8月21日《京华时报》)

  本届茅奖结果公布后,我在微博上发起了关于获奖作品阅读状况的调查。在短短几个小时里,近300人参与了投票,其中选择“5部作品全没读过”的占96%,选择“读过其中1部”和“读过其中2部”的共有11人,约占4%。正当笔者为获奖作品的阅读率之低而惊异之时,又看到了媒体对评委们的采访。原来,全部61位评委中只有十几位通读过《你在高原》,其中麦家还是“咬着牙用一天半的时间”读完的———400万字一天半读完,那叫“读”吗?完全是应付差事!

  文学的主要价值在于以文化人。无论是传播知识,还是宣扬某种价值观,都要以读者“读过”为前提。从传播学的角度说,一部作品没有为受众所接受,那就是无效传播。如果一部小说,有责任阅读的评委需要“咬着牙”才能读下去甚至咬牙也没有读下去,那么没有阅读义务的社会公众怎么能读得下去,这样的作品能有多大价值呢?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连读都没有读过,评委凭什么投票呢?

  诚然,评论文艺作品不能光看受众的人数,但受众数量至少是评判的重要指标之一。读者多的作品未必就是优秀作品,但没有读者的作品肯定不是好作品。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没有一部是无人问津的,实际上为人所喜闻乐见也正是“文章千古事”的条件———无法想象,没有读者的著作能够流传下来。

  经典名著既要经过读者的检验,也要经过历史的检验,因此评价一部作品至少要有一个接受、消化、品评的过程。而四年一届的茅奖评选的都是近年出版的新作。就拿本届评选来说,进入终评的作品有20部,足有数千万字,评委要认真读完也不是件易事。同时应该承认,本届获奖小说的阅读率不高与其出版发行后的时间较短也有关系,很多网友表示没有听说过《你在高原》等获奖小说。众所周知,NBA“名人堂”规定球员退役5年后才有资格参加评选,这就是为了给出一个沉淀期,以利于评选的客观和公平。

  近年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官方奖项的社会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每次评选都会引来大量的媒体报道,但引起关注不是因为作品的优秀,而是因为评选的“另类”,比如前年鲁迅奖因为“羊羔体”而被热炒,这次茅盾奖又因为入围及获奖者多为作协主席而广受关注———这是文学之幸,还是文学的悲哀?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