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故宫掀开的“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还没有完全合上,现在又出事了。7月31日,故宫博物院证实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发生文物损坏事件,现初步判断为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所致。
故宫又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关于文物损坏事件,消息最初来源是网友微博爆料,而非故宫博物院主动出面公布。7月30日下午,网友“龙灿”在微博上公布了这一消息,短短三个小时之内,转载次数过万。7月31日,故宫博物院才姗姗来迟“证实”了这一事件。
国家一级文物被损坏,公众的叹息和愤怒可想而知,故宫博物院的“证实”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平息这场文物损坏风波,相反,故宫博物院的“证实”一说仍疑窦重重。按照网友爆料的说法,当时故宫器物部将一件哥窑瓷器出库送到科研处,希望用新引进的设备进行成分分析,以便研究。在出库过程中,器物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将瓷器摔碎。而故宫博物院的“证实”内容是,7月4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对古器物部提取的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无损分析测试,实验室科研人员在仪器操作时存在失误,导致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而损坏。到底是文物出库时不小心摔碎的,还是实验分析时操作不当发生的损坏,从新闻跟帖中看网民的反馈,故宫方面的“证实”并没有被取信。不过多少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次,“临时工”终于没有成为事故的主角。
一起7月4日发生的文物损坏事故,故宫直到7月31日才出面证实,而且还发生在网友爆料之后。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如果没有网友爆料,这一起文物损坏事故是不是会被瞒天过海?这次事故中损坏的哥窑代表作品是故宫藏品中1106件一级品之一,异常珍贵,发生损坏后,是不是应该及时向社会公布?国家文物虽然存放于故宫,但并不是故宫所有,文物的“命运”走向,故宫有责任有义务向社会及时公开。这起事故发生后之所以没有主动向社会公布,故宫方面的解释是,经过了“长达26天的调查认证”。有些“巧合”的是,这和网友爆料的时间相当“吻合”。如果网友爆料不是在7月30日爆料,那么故宫对该起事故的调查认证是不是需要更长时间呢?
事实上,故宫“失窃门”之所以能被媒体曝光,也缘于网友爆料。5月10日下午,先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8日晚至9日凌晨之间,故宫博物院被“凿墙盗宝”有文物被盗,继而故宫这一扇“失窃门”才被掀开。从两个多月前的“失窃门”到今天的“文物损坏门”,被动证实基本都是故宫在面对丑闻时所采取的姿态。从“失窃门”到“损坏门”,除了能证实故宫在相关管理中存在漏洞之外,它对公众和社会的傲慢姿态也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从四年前的“星巴克门”,到今年的“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损坏门”,被掀开的一扇又一扇“门”留给故宫管理部门的,除了尴尬还是尴尬。遗憾的是,故宫方面似乎并未就此付出切实努力。比如,“失窃门”之后相关责任人并没有受到处理。没有对责任人严厉的问责处理,怎么能指望相关管理制度能有所完善改进呢?
故宫虽然被掀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但真正应该向公众打开的那扇监督的“门”还在紧紧关闭。但对故宫而言,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没有接受监督的勇气,但事实上也没有逃脱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