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遗”入选项目“缩水”说起

时间:2011-06-22 14:24   来源:解放日报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不日,文化部传来消息:我国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经过严格控制,从全国申报的近3000项中,仅公布190余项,较前两批有了大幅度减少;文化部将建立国家级名录的退出制度,对保护不力的项目予以除名。这是一种对“非遗”的理性保护。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创造了诸多的非物质文化,如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礼仪和节庆等等。应该承认,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起步并不迟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酝酿了整整10年,那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保护工作还刚启动。迄今,我国已有35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短短10年,作为别具一格的文化符号,我国挖掘的“非遗”资源已近87万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约1400个。这项工作方兴未艾。对保护“非遗”工作的考量,首先要在全民中提高对“非遗”的认知率。上海有一份调查显示,公众对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率明显高于“非遗”,相差17个百分点。其中长城的认知率为86.2%,而对其他“非遗”的认知率均在30%左右。倘若国人普遍对“非遗”缺乏认知,遑论抢救和保护?

  近些年来,挖掘“非遗”成为一些地方文化工作的重要主题之一。从2003年起,挖掘“非遗”工作作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列入年度国家财政预算,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挖掘“非遗”工作扎实推进。正如我国“非遗”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所说:“全社会关爱民间文化,中国的文化人到田野、到山坳、到民间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上海这些年挖掘“非遗”成绩赫然,铿锵有力的上海港码头号子、巧夺天工的嘉定竹刻、吴侬软语的弹词评话、悠悠禅意的功德林素食、别具一格的石库门里……承载着海派文化的风雨沧桑,寄托着上海人的精神世界。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