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题材荒”与“论文新意少”

时间:2011-04-29 10:23   来源:东方网

  1990年,电视剧《渴望》开播,轰动全国、万人空巷。作为中国第一部室内电视剧,《渴望》创新了电视剧的形式,创下了一个时代神化,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里程碑。刘慧芳的淳朴、善良、勤劳、贤慧、痛苦、委屈等连同刘慧芳这个名字一起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如今10多年过去了,电视剧的发展日新月异,却鲜有超越者。电视剧题材荒已经让我们找不到“陌生”的新鲜感。当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叫好又叫座之后,电视剧版《杜拉拉升职记》紧随其后,收视率也不错。于是乎,电影电视界似乎发现了一道联姻曙光:《山楂树之恋》从电影版到电视版,《武林外传》从电视版到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从电视版到电影版,《暗算》从电视版到电影版……这是继《西游记》、《红楼梦》等荧屏经典过度翻拍、续拍之后的又一次集体行动。

  这是一个快餐的时代,在匆匆的脚步下,我们已经放弃了很多沉下心来好好思考的时间,甚至是欣赏的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高科技的手段下,续集《西游记》和新版《红楼梦》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因为人们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种历史感、精致感和纯净感。“经典”不同于“西子”,经典是人们心中的一份完美,多之一分则太浓,少之一分则太淡,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因此不可轻易触碰,这一点李少红导演应该深有体会。

  据《2010中国文化娱乐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度1-9月全国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共计发行国产电视剧294部,10243集。而细数电视剧的题材种类,不过是军旅、都市、农村、青少、涉案、科幻等或当代或现代或近代或古代的题材。如果各种题材平均分配的话,那2010年前9个月的时间里,军旅、都市、农村、青少、涉案、科幻要各拍49部,同一题材如此多部,其情节重复率可想而知了。有人就将《家常菜》中的刘洪昌视作男版刘慧芳,杨麦香视作女版宋大成,可见两部戏剧情上的相似性。就“娘”一个题材,就有《娘》、《丑娘》、《奶娘》、《继母》等数部作品,题材怎能不“荒”?因此,翻拍不停、续集不断,洋人一直在打,国耻一直在洗,“三破一苦”(破碎家庭、破碎情感、破碎婚姻和家庭苦难)一直在继续,造成剧本题材单面化、跟风现象严重。

  其实,剧本与论文有着相似之处。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句话,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30多年过去了,这句话的影响仍旧实实在在,根深蒂固,没有一句新“话”能够与之媲美。同时,学界的一些“专著抽文章、文章堆专著”现象,虽与“电视改电影、电影扩电视”不同,但在题材上同样荒芜。与剧本的续集、翻拍不同,论文可以写续文,却不可翻写,否则就是剽窃。

  在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和论文数量见长的情况下,剪刀+浆糊的速成作越来越多,翻开一些“只见版面费、不见文章水”的期刊杂志,其刊发论文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有的论文只有一页。据我在中国知网的查询,2010年的论文总数约为2409169篇,这里还不包括不被收录的论文。在如此浩如烟海的论文中,要想写出新意并不被重复同样是很困难的。我前段时间读过一些关于人情方面的专著,目前这方面的专著并不多,我一共借到了5本,但没有读完,因为重复率太高,两位作者的书中竟然好几处举的都是同一个例子;同一作者的两本书竟然也有诸多论述相同。此外,复旦朱学勤的所谓论文剽窃案,浙江大学贺海波的论文造假事件等,无不反映出“论文新意少”,缺乏创新性的现状。有时候,缺少新意的论文就像炒菜,用甲的白菜、乙的猪肉、丙的粉条、丁的鱼丸,放上一点自己的油盐酱醋,做成一锅“乱炖”,贴上自己的标签,即大功告成;或者从自己的上衣左兜里拿点白菜、上衣右兜里拿点猪肉、裤子左兜里拿点粉条、裤子右兜里拿点鱼丸,旧料新做,完成一盘新菜。其中的新意自然无处可找。

  如上所说,也许会被拍板砖,但这却是事实。唯一需要注明的是,这里没有全称判断,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剧本或者论文都没有新意,所以我仍旧充满信心。我依旧会在电视机前或者电影院里期待着像《阿凡达》一样里程碑式的好题材、好创意,也依旧会向孜孜不倦攀登学术高峰的学者大师们致敬!(李梅敬)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