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辜会谈历史启示:尊重共同历史 迈入和平征程

时间:2013-04-26 09:02   来源:中国台湾网

  编者按: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协会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备受注目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汪辜会谈”是在两岸两会于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举行的,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在长期隔断之后的首次正式接触,是两岸走向和解的历史性突破,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今年是“汪辜会谈”20周年,本网特邀知名涉台专家执笔,推出纪念“汪辜会谈”20周年专家系列评,敬请网友们关注。

【纪念“汪辜会谈”20周年专家系列评】之五

张华:尊重共同历史 迈入和平征程 

  1993年4月27至29日,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进行了举世瞩目的协商谈判,这是1949年以后两岸受权高层人士首次聚首共商两岸大计,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20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廿年前的汪辜会谈,不仅仅在于尊重两岸共同的历史,更在于总结经验教训,对当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某些启示。

  第一,协商谈判是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途径。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迈入和平发展轨道,两岸两会恢复制度化协商,达成18项协议。通过协商谈判解决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问题已经成为两岸民众普遍接受的方式,然而如果回溯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这条道路的取得却是显得相当的艰难。1949年国民党军队兵败大陆逃往台湾以后,两岸持续了长达三四十年的军事对峙。也就是说,两岸互动的基本方式就是军事对抗和冲突,对话谈判并不在选项之中。20世纪70年代末,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正式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主张通过对话谈判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台湾当局仍然抱守“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在大陆的努力下,台湾当局被迫同意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旅游和经商,两岸由此授权民间机构进行初步交流接触,汪辜会谈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经过两岸的共同努力,汪辜会谈取得了重大成功,签署了《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和《汪辜会谈共同协议》四项协议。然而,更为重大的启示是两岸可以通过对话协商,而非对抗对立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由此1993年的汪辜会谈。此后二十年两岸关系发展的事实也证明,协商谈判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途径,对抗挑衅没有出路。当前,协商谈判解决台湾问题已经深入两岸民心,即使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也不反对两岸协商谈判就是明证。

  第二,“九二共识”是两岸协商谈判的基本前提。1992年11月,两岸两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也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出现正式确立了两会商谈的政治基础,为汪辜会谈创造了必要条件。可以确定的说,没有“九二共识”就不可能有汪辜会谈的举行。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也一再证明,“九二共识”是两岸协商谈判的前提和基础。1995年第二次汪辜会谈举行前夕,李登辉赴美公然从事制造“两个中国”的活动,严重破坏了两岸协商的政治基础,两会各个层级商谈也因此被迫暂时中止。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海基会负责人也表示两岸会谈是“国与国会谈”,两会接触与协商的基础不复存在,不仅汪道涵会长赴台访问未能成行,而且两会对话全部中断。2000年后,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坚持所谓的“一边一国”,两岸协商一直处于中断状态。即使存在着如节日包机等严重影响两岸民众交流交往的问题,两岸执政当局甚至也达成了某种共识,但大陆也从未与台湾当局进行正式的协商谈判。2008年以来,两岸两会能够恢复制度化商谈并达成协议,也都是建立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