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评社3日发表社评指出,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日前突然放出不排除在不预设政治前提的情况下,民进党愿意与大陆进行直接并实质的对话的重大信息,对此应该如何看待?是全盘否定,还是要耐心观察?其中的玄机究竟何在?
全文摘要如下:
民进党“十年政纲”社会对话日前展开“变动的国际情势与台湾全球战略”座谈,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出席并发表重要谈话。
分析蔡英文的讲话,可以发现其内容有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严厉批评国民党的大陆政策。蔡英文主要是从“主权”方面做文章,认为国民党的大陆政策会导致台湾被锁在大陆。这是民进党最近以来的一贯说法,没有什么新意,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竭力阐述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在这个方面,也没有什么太多新意。蔡英文用“台湾前途决议文”中的“互惠而非歧视、和平而非冲突、对等而非从属”的原则来描述两岸关系,意思也很明显,就是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即使有新的变化,基本的原则也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不可能完全脱离“台湾前途决议文”。这样的意思主要是用来安内的。
第三,则是包含新意的部分,在这里我们需完整引述蔡英文的讲话,即:“虽然民进党现在是在野党,但我深信我们的主张比起当前的执政党,更能符合社会主流的期待;也因此,民进党必须担负起对外传递台湾民意的责任。尽管政府垄断了所有发声管道,但我们不能让国际社会及中国,只透过国民党来理解台湾民意。我们也不排除在不预设政治前提的情况下,与中国进行直接并实质的对话,精准地传达台湾人民的观点。”
首先要指出的是,“不设政治前提”这句话在两岸之间仍有极大的歧义,这是民进党的老话,特别是在民进党执政的时期,所谓“不设前提”,就是反对一中原则的意思,大陆对此无法接受。民进党丢失政权沦为在野之后,这个“不设前提”,是否可以作为一般的存异态度的描述来对待呢?这个方面,需要继续观察。
如果所谓的“不设前提”不是问题的话,新意就来了。蔡英文表示民进党愿意与大陆进行直接并实质的对话。这里又可能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民进党愿意与中共建立实际的往来关系。其二,民进党愿意对大陆就两岸关系提出具体意见。一句话,民进党愿意与中共、与大陆直接打交道。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蔡英文用路径描述来比喻民进党大陆政策与国民党大陆政策的不同。她说,马当局采取了“透过中国走进世界”的战略观,民进党则是走向世界,再和世界一起走向“中国”。蔡英文这样的表述,根本回避不了两党的大陆政策最后殊途同归的意思,最终,还是要与大陆打交道的。
如果仅仅从这一篇讲话中来做分析,再细致也未必可以发现其中玄机,我们需要旁证。
4月30日,蔡英文在台北国际艺术村与台湾平面媒体茶叙,蔡英文回答中评社记者提问时指出,两岸政策的处理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一,政策取向与态度。第二,处理问题的能力与经验,民进党第一次执政(2000年至2008年)时经验较为不足;尤其,两岸政策攸关“台湾安全”,这方面必须有经验的累积,再聪明、再有策略的执政者都必须经验累积,民进党已累积八年经验,希望检讨不足之处。同时,她强调,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不是铁板一块,未来也不是铁板。
“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不是铁板一块,未来也不是铁板”,这句话可圈可点,可做为重要的注释。
当天,中评社就发表快评指出,蔡英文是鼓足了勇气说这一番话的,或者这表明蔡英文已经深感两岸政策的混沌必将影响民进党前途,一定要做一个澄清了。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已经是其再次执政的最大绊脚石,搬不走的话,民进党永远都会在摔跤的,爬不起来。今次蔡英文败在马英九之下,不是个人才智问题,而是两岸政策问题。痛定思痛,蔡英文大胆了讲出要检讨两岸政策。
我们也曾指出,自从民进党丢失政权之后,不思改过,死抱极端意识形态不放,坚决不愿意修改与大陆敌对的两岸政策,导致今天民进党不断丧失在两岸关系中的话语权。民进党执政的时候,用制约手段切割两岸关系,因为其掌握公权力,所以有话语权。下台之后,民进党主要试图运用舆论导向,带动民众的反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情绪,来制约马当局的大陆政策,是在变换手段维系在两岸关系中的话语权。
不过,从大的趋势来看,台湾主流民意已经不愿意两岸和平发展的势头重新逆转了,也就是说,民进党的反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已经远离主流民意,行将被抛弃,一旦如此,民进党的两岸关系话语权也将全面丢失。而要主导台湾政局,就必须掌握两岸关系,对此,蔡英文心知肚明。
所以,试图通过在不动摇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做务实的策略调整,通过讨论“十年政纲”,给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寻找一条解套的道路,以利东山再起,这就是蔡英文的愿与大陆对话的最大玄机。当然,蔡英文有能力将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推向符合主流民意的方向吗?我们高度存疑。我们不是怀疑蔡英文的想法,而是怀疑民进党内部会给她这个机会吗?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