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两岸应该建立共同救援机制

时间:2010-11-02 09:39   来源:中国台湾网

  近年来两岸频现天灾。台湾《旺报》2日刊载社评表示,两岸应该建立共同的救援机制。两岸若能建立共同的防灾与救灾机制,势必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发展,进而增进两岸民众的情感和相互认同。

  

  全文摘编如下:  

  

  苏花公路坍方的搜救工作已进入第13天,台军也投入许多兵力,分从空中、地面及海上探测车辆残骸,无奈救援的难度太高,进度和效果似不如预期。

  地球逐渐暖化导致气候变化异常,未来全球各地风灾、水灾、旱灾、地震或海啸的频率必然增高,损害范围也会愈趋扩大。台湾地处欧亚大陆板块地震带,地震频仍,加上每年夏秋两季都会受到台风侵袭,无论从防灾、救灾或赈灾的角度而言,都需要制订紧急应变机制。 

  重大灾情的救援工作,讲求的是黄金时间,任何地区恐皆难独善其后,两岸已有过海上联合救援演习的经验,此时思考启动共同的防灾与救援机制,既有现实上的需求,也是可建立互信。 

  两岸以往曾经讨论过如何建立防灾体系,可惜受制于政治因素或法律和执行面等问题,迄今未见制度化的运作成果。这次苏花公路坍方救援工作,涉及大陆旅客,比照莫拉克台风接受外援模式,此次借助大陆海军的侦测能力与打捞先进设备,应该是可以考虑的选项。 

  持平而论,苏花公路坍方救援并不涉及台湾防务机密与军事安全,马当局应该利用这次机会,试点扩大建构两岸共同救援机制,它一方面可以加强双方在防灾与救灾的经验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亦可借此逐步加强政治互信。 

  今年9月中旬,大陆海上搜救中心与台湾海巡署在金厦海域的联合搜救演习,就包括了船难救援、医疗后送与协调联系等合作实验。两岸透过这次的联合演习,确实提升了对海上救难与救援合作的认同感。整体来看,两岸在海上的合作救难既能跨出一大步,后续深化并扩大至陆地(例如苏花公路坍方)与航空方面(例如船难或空难)的救援机制合作,理论上应能驾轻就熟。 

  金厦海域海上救援演习,大抵为两岸建立了沟通机制和联系管道,它虽仍不具有军事互信的实质意涵,但相较2008年两岸首次举行的“金厦小三通航线海上救难联合演练”时,台湾只派遣金门县政府港务处所属的一艘“金港一号”拖船参加,而这次海巡署派遣包括“金门舰”在内的9艘海巡船,规模上已远远超过两年前的演习,为两岸今后在非传统安全议题方面的合作,奠定进一步深化和广化的基础。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全球各地天然灾害救援需要跨区性团队合作,特别是救灾资讯、侦测技术与设备取得,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仰赖共同的危机处理机制,这样才能把握救援黄金时间,同时达到最佳的救援效果。两岸建立共同防灾与救援机制,对两岸关系而言,具有历史性和政治性意义。 

  近年来大陆的天灾不断,20072008年南方各地百年不遇的雪灾与华南大豪雨、2009年山西、河北、辽宁、内蒙的暴风雪、2008年与10年的汶川和玉树大地震等,都为大陆的救灾累积许多可贵经验,大陆方面也为此建立了完善的救难机制、防灾应变及动员能力,理论上值得台湾借镜,尤其两岸属同文同种,救援的过程中没有语言障碍和沟通困扰,更有助于提高救灾效率。 

  更重要的是,两岸若能建立共同的防灾与救灾机制,势必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发展,进而增进两岸民众的情感和相互认同。于今,两岸既已签署ECFA,也达成多项合作与交流共识。有鉴于此,有关两岸建立共同救援机制的思考,应该要从人道观点出发,实不宜过度政治化的渲染。 

  两岸在思考合作防灾与救援的同时,也应该加快签署和平协议的准备工作。先让两岸满足于自身的安全感,再提升相互的认同感。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